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计,是由下级行政长官向上级定期报告有关统计数字的制度,战国时应运而生,秦汉基本因袭,户口调查始终是关键内容。尽管西汉的户口资料在东汉初年可能已残缺不全,但班固《汉书·地理志》中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户口数仍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据。这项数字包括西汉政权设置郡县、直接统治地区的户口总数:12233062户,59594978口;103个郡或国分列的户口数;长安等5县的户口数;宛县等5县的户口数。由于西汉的赋税对象包括3岁或7岁以上的全部男女人口,因此这项数字还是公认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准确的数据之一、

材料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筹备宪政的一项措施,设统计司制定全国人口普查计划, 并向各省发出了详细要求和标准表格, 由新建立起的警察系统执行。两广总督袁树勋要求将此次调查户口“拟酌缓至乡镇巡警编设及识字学塾较多之时再行补办”。广西巡抚在奏折中说:“桂省幅员寥阔, 村落零畸, 兵雙迭经, 流亡未复,调查户数较他省为难。加以民智额愚,人心浮动, 未悉调查宗旨, 将有抽丁增税之疑, 办理稍未得宜, 易致滋生事故。”这次普查匆匆开始、草草了事,但它是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均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三   1952年,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准确的人口数字,因此国家统计局筹备并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很多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普查员还配备了农历干支或民国纪年的换算表,虚岁也一律折为周岁。195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其中城市人口占13.26%,男性占51.82%,17岁以下的青少年占41.1%。

——摘编自陆新蕾《从筹备到实施: 现代人口普查在中国(1936-196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 简要说明“2年户口数”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古代户口调查相比, 晚清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 并简析其“草草了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2024-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3—1893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除台湾和满洲)的比例在长江下游地区由7.4%增为10.6%,在长江中游地区由4.5%增为5.2%,在长江上游地区由4.1%增为4.7%。以上数据反映出当时(     
A.城乡结构发生根本改变B.小农经济正在加速解体
C.长江流域成为经济中心D.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焯,隋朝信都人,熟知经学,受聘为州博士。开皇六年,洛阳《三体石经》运至京师,因文字磨损难辨认,朝廷召群儒考证,刘焯以真知灼见力挫诸儒,由此受忌恨被革职;还乡后曾被召用,又再被罢黜,遂专心著述,写出《历书》《五经述义》等若干卷。隋炀帝时期,他在《皇极历》中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较好地解决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的计算问题;主张改革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并运用等差级数法和坐标变换法等解决计算问题。他第一个对史书记载的“千里影差一寸”说提出异议,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较精确地计算出岁差,定出了春分点每76.5年在黄道上西移1度,与现行数据非常接近。他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天文学家刘焯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刘焯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焯身上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的精神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图,导致两条统计数据线趋向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赋役制度的变革B.户籍管理的完善C.基层治理的加强D.人口流动的减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澳大利亚学者安东尼·瑞德根据东南亚诸国所存档案文献,对东南亚诸国向明廷朝贡的情况作了详细研究(如下表)。该表折射出明朝(     
1400-1489年东南亚国家向明朝贡情况统计一览表(单位:次)

             国家

年份

瓜哇

暹罗

占婆

柬埔寨

马六甲

文莱

菲律宾

1400-1429

30

27

23

7

16

9

9

1430-1459

15

9

22


8



1460-1489

3

8

10


3



A.对外交往趋于保守B.限制私人海外贸易
C.宗藩关系逐渐瓦解D.丧失东方大国地位
6 . 如表大萧条前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年均增长率:%),表中数据变化说明美国
1921~19291930~19331934~1940
GDP4.2-8.77.0
政府支出2.4a2.1b6.4c
社会福利支出3.310.2
公共建设投资5.2a-2.2b6.6c

注:a=1923-1927数据:b=1928-1932数据:c=1933-1940数据。
A.全面维护民众利益B.积极推行新经济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D.奉行新自由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8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一千多种动植物进行了统计,然而这部领先西方早二百年的杰作献给朝廷却遭到冷落;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序言中曾辛辣地指出:“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坚持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发展
C.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D.古代科技凝聚着人民的智慧
2022-12-11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明朝官方对常熟县人口的统计情况。据表可知,明朝常熟县人口统计表
年份
洪武四年(1371年)62 285247 104
永乐十年(1412年)66 327284 671
天顺六年(1462年)83 558367 600
成化八年(1472年)87 474381 577
成化十八年(1482年)87 474381 577
弘治五年(1492年)88 044381 577
A.专制统治导致了基层治理体系崩坏B.高产粮食作物引进促进了人口增长
C.重农抑商促进了社会环境整体稳定D.赋税制度调整使户口登记沦为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依托保甲制度多次对全国人口进行比较完整的统计。但自咸丰二年(1852年)起,历年的人口造报每缺数省,缺报最多时可达10个省区,且多个省区的人口统计数据严重失实。这一现象表明(     
A.保甲制度容易人口造假B.地方膨胀导致中央政令不畅
C.西方侵略削弱中央权威D.社会动荡影响人口统计工作
2022-12-16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