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克斯韦,1831年出生于英国。1852年法拉第发表关于磁场中产生力的论文,引起麦克斯韦的关注,他把这种磁场中力的概念用定量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根据理论推导和分析展开深入研究。1864年麦克斯韦向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他的论文《电磁场动力论》,第一次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71年,麦克斯韦受命负责建设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就职演讲中,他对物理学中的深刻问题“物质是否连续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以富于灵感的创造能力,预示了誉朗克、玻尔和海森堡等人的发现。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试验研究中演示了电磁波的直接发生。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说"特殊的相对论起源于麦克斯书的电磁场方程",在纪念麦克斯韦诞生100周年时,他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贡献评价为“自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节编自《麦克斯韦和物理学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克斯韦取得物理学成就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斯韦物理学成就的积极影响。
2023-0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是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时间工会组织及其活动
1920年4月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业总会等7个工界团体举行会议,筹备纪念五一节
1920年10月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出版刊物《机器工人》
1921年3月汉口人力车夫展开反增加车租的罢工
1921年5月长沙各工会组织五一劳动节游行,提出“改善待遇、加强团结”
A.工人运动形成高潮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工人成为革命主力D.新型政党呼之欲出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在赓续百年的辛亥革命纪念中,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政治生存环境和自身政治实力的考量,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孕育和打造出了独特的纪念话语框架。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下表中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阶段中共对辛亥革命的主要认识和评价
中共诞生到改革开放前
19211978年)
肯定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不可能成功,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至中共十八大召开前
19782012年)
把辛亥革命置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充分肯定辛亥革命对民族复兴事业的积极意义,把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和当前斗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申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年后)
指出辛亥革命受历史条件和社会进程的制约,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但仍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座里程碑。

——节编自杜家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逻辑转换》


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评价,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围绕材料整体或选取其中一部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0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吕思勉在《白话中国史》中评论道:此后白屋之士,可以平步青云;有权的人,不能把持地位,都是受此制度之赐。所以说,此制度是大可纪念的。这说明该制度
A.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B.实现了官员选拔的民主与公正
C.激发了官员的责任感D.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
2022-03-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两汉时期,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厚葬之风终汉一代都极为炽热,“生不极养,死乃重丧”成为风俗的流弊,如“京师贵戚…或至金缕玉匣,多埋珍宝”。这一现象反映出汉代
A.儒家思想影响增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僭越礼制现象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7 . 1923年,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友俄”与赞成“友美"的比例为5:1;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7%,居第一位。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在中国开始普遍宣传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C.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被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受
2022-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两代,以高度的凝聚力继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消化吸收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料,以超越前人的创造造就了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具有世界性的隋唐文化,以空前的拓展力远播异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隋唐王朝相继屹立的数百年中,万千百姓以坚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辛勤地创造着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繁盛的京都长安,千古绝唱的诗歌,意到笔随的书艺,活力盎然的壁画,流润存真的陶塑,一派祥和的各式佛像。一切一切,是不涸清泉,滋润着后世。直到今天,海外的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金光灿烂的时代。

材料二   说起隋唐,外国亦早已熟知,当第一艘遣隋使船于公元607年抵达中国港口,日本文化就与隋唐文化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高僧玄奘和尚以无比的执着和顽强的意志,历尽艰辛,终于打开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大门;满载着奇珍百货的商队,络绎不绝于中国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丝绸古道上……隋唐帝国,声威远播,成为著名的古代东方帝国。

——以上均摘编自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唐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9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二:“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供奉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近年来有包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政要进行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


(1)材料一中反映的情景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倭人竞割台湾去”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对中日关系造成的严重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1-08-3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