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7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的“全球标准时间”,多种时间表述在世界范围内共存,时间通常意味着当地时间,取自太阳在当地天空中的位置。19世纪中期,统一时间运动开始于英国,随着铁路运输日益普及,许多城市很快效仿,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已经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在华盛顿召开,正式引入世界标准时间概念,以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零经度(称为“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世界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借助铁路、蒸汽船、电报和电话等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标准时间在北大西洋地区率先推广开来。时间趋同在19世纪的全球化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使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一个普遍的、同质的、深刻的时间概念被打造成无可争辩的“现代”力量,也是西式现代化的基本标识之一,支撑着西方科学和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一部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根本上说是一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等国,以全球化的名义改写世界时间进而改造国际秩序的历史。

——摘编自艾仁贵《全球时间趋同的成就与隐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标准时间”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加以评价。
2024-06-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人说:“1990年以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下海还是不齿的态度,大家都支持鼓励别人下海,但自己不下海。最早认为下海的都是混不下去、没办法、走投无路的人,或者是犯了错误的人,再晚一点认为是本事不大的人,但到了1992年下海的就都是体制内或社会上的精英分子了。”材料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B.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C.城市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D.中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
2024-06-08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定了一项外交原则———“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把外交战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的设想,即建立一条从日本经过欧洲一直到美国的统一战线,以抗衡当时霸权主义野心日益膨胀的苏联。外交战略的调整,说明中国(     
A.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布局B.首次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
C.抛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弱化国家利益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2024-06-08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材料中反映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024-06-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分析:“北魏均田令的性质,是把被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据此,凡属私人占有的土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总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中原地区旧有的土地剥削关系,而不从根本上去触犯坞壁主和贵族的利益。”据此说明均田令(     
A.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B.具有户籍、土地、赋税制等多重性
C.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缓和社会矛盾D.实现了对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抑制
2024-06-0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其第552条规定:“土地所有制并包含该地上空和地下的所有权”“所有人得在地上从事其认为适当的种植或建筑”;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并且还具体规定了凡是土地产生的果实(耕种所得产品、房租、利息、家禽繁殖的小家畜等)均归土地所有者。这些规定(     
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B.明确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
C.传播了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的观念D.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建立
2024-06-0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并亲自付诸实施。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提出:“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建立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实行‘三三制’。”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在延安召开,会上贯彻落实了“三三制”原则。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民主专政》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起,成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摘编自邓泽民《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政权建设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2024-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斧钺”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A.军事实力强大B.社会等级差异显著C.神权色彩浓厚D.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9 .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及第二经济强国。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英国态度变化主要由于(     
A.英属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B.法德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增强
C.英国经济发展放缓强国地位受到挑战D.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促使英国调整政策
2024-06-0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与研究西方文明的传统观点不同,德国古史学家迈耶和英国历史学家伯里都认为,应该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一观点反映了(     
A.区域文明的传播与扩展B.西方文明产生于古代希腊和罗马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起源D.临近大河是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