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礼》对贵族宴饮活动青铜器使用的数量和器型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战国时期,各国宴饮活动所用青铜饮食器具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大大扩充,而且涌现出不少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的新器型。这一变化(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B.反映了社会结构变迁
C.开始于井田制的瓦解D.推动了庶民生活改善
2024-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报刊,并提出鼓励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政策。维新派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这种文体半白半文,平实易懂,笔锋感情色彩浓郁,出现了一些既有时效性,又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央带评论,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尽量贴近读者的阅读。维新派的报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颂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介绍进化论学说,对陈腐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开展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瞿小纯《从中国新闻报刊史看其时代特征》

材料二   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大清报律》,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辛亥革命进行时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 100 多种,猛增至近500 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摘编自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办报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报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设立的部分傀儡银行。日本设立这些银行的主要目的是(     
银行简介
满洲中央银行九一八事交后,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并设立该行。最初发行五分、一角、一元至一百元的纸币,后纸币面值增加至一千元等。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七七事变后,日本扶植伪华北临时政府设立该行,最初发行的“中联券”面值为1元、5元、10元和100元,后来面值增加到500元等。
A.转嫁负担以战养战B.争夺中国金融的主导权
C.扰乱社会经济秩序D.对国统区实施经济封锁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1943年国统区大多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较1937年下降了90%以上。1947年,国统区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与1937年最低级别公务员相差无几,1947年的最低级别公务员的购买力几乎与1937年7月前南京人力车车夫相当。这反映出国民党政府(     
A.文官队伍较为廉洁B.统治危机逐渐加深
C.蓄意制造通货膨胀D.充当列强侵略工具
2024-01-20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政府沿用了市舶司的设置,令其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宋高宗即位之初便下令:“务要招徕蕃商,课额增淡。”后来又对大臣强调:“提举市舶司委寄非轻,若用非其人,则措置失当,海商不至矣。”这反映出宋代对外交往(     
A.极力宣扬国威B.以移民为主体
C.注重经济实利D.范围不断扩大
2024-01-2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签订后,英方代表感叹道:“所拟的尺度……对于进口商,竞比商人们本身所敢于提出的,还要更加有利一些。”该言论从侧面反映出(     
A.清廷主权意识的淡薄B.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
C.朝贡贸易传统的延续D.中国主动适应世界市场
2024-01-17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春秋时期,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齐、晋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这凸显出春秋时期(     
A.完整的宗法体系已崩溃B.华夏认同观念尚未产生
C.皇权至上观念逐渐形成D.周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
2024-01-17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计,立朔方郡,使苏建发十余万人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地区),并修缮了秦时蒙恬所筑的障塞;同年夏,又“尊民徙朔方十万口”。 汉武帝意在(     
A.防御匈奴侵扰B.保护丝绸之路
C.打击王国势力D.推动边疆开发
2024-01-17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唐代,以长安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以及由大运河和南方水系构成的水路交通网四通八达;与此同时,唐代的驿站制度健全,陆驿有车马,水驿有舟船,这为公私行旅和商贸往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这(     
A.导致百姓赋役负担大大加重B.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
C.使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D.巩固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2024-0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