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以前的漕运,不论是船只还是运输都由私人承办,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唐朝政府的管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政府的漕运利益不能够得到完善的保障。刘晏针对这一问题,将建造漕船的工作收归政府,由政府统一建造漕船,在船厂的管理上,刘晏注意到不法官员暗自克扣造船经费,于是他挑选廉洁的官吏到船厂进行监督管理。在造船技术上,刘晏根据各个河段自身特点及其水文特点,建造不同的船只,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便为漕运事业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刘晏还改原来的客户包运为政府运输,由政府组织训练船工、水手,保证漕运的安全运行。刘晏吸取以往的教训,在漕运所用人员方面采用“以盐利为漕佣”的办法,即国家将实行食盐专卖所得的钱用于雇佣漕工,这使得漕运的劳动力得到保证,并且能够提高雇工的积极性,保证漕运的高效率运行。经过刘晏的改革,唐代漕运达到了“不发丁男,不劳郡县”而劳力有保证的效果。

——摘编自杨风阁《论唐代刘晏漕运改革的始末及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漕运改革的作用。
2024-06-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阶段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主权展开争夺,爆发了一场海上冲突。自1979年以来,阿根廷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国内经济形势不稳,通货膨胀创世界纪录。阿根廷军政府为了摆脱国内危机,转移民众视线,在未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收回马岛的战争,战争历时74天,而实战仅一个半月,以英国胜利而结束。但令阿根廷政府追悔莫及的是,领土问题不仅不可逆转地倒退到了初始状态以前,而且在原先可以商谈的和平统一问题上,阿方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得到英方的任何回应了。同时,阿根廷在军事上也受到重大损失。发达国家普遍支持英国,制裁阿根廷,影响了阿根廷的国际信贷来源,再加上阿根廷出口盈余锐减,战费支出巨大,该国债台高筑,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面临更困难的局面。英国在马岛战争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除大量人员伤亡外,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在经济上的损失约达27亿美元;英国的行动还恶化了它同拉美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杜小璞《试析英阿马岛之战的影响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阿马岛之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岛之战对英阿两国的影响。
2024-06-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阶段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为53.06分,在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前20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创新不足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B.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增大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中国发展D.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024-06-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阶段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4820日,吴宓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1917年夏,吴宓赴美国留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主动参加留美学生的声援活动,帮助同宿舍的尹寰枢(中国国防会副会长)“办理会务,一面又要打电报到巴黎阻止中国和会代表签字,一面又要在美国报上写登文章,一面又要参与中国留美学生会的事情”。吴宓留美归国后,毅然步入讲坛,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埋头苦干了五十余载,无论环境多么险恶,遭遇多么坎坷,他都不改初衷,始终如一地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吴宓深知教育的目的在育人,强国的希望在人才,因而他对学生一向是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季羡林、钱锺书、曹禺、李赋宁等有大成者都曾就读于他的门下。吴宓在执教的同时,兼做《学衡》杂志主编达11年之久,《学衡》出刊79期,刊发了大量研究、颂扬传统文化的文章,吴宓还亲自为该刊撰写、翻译了许多颂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告诫人们:“今日中国欲创造新文明,切不可斩断旧文明,宜取旧文明为根据”,呼唤人们“爱护先圣先贤所创立之精神教化,有与共生死之决心”。

——摘编自阎淑侠《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吴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宓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指出吴宓具备的优秀品质。
2024-06-0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阶段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城市法规定,在建筑不能确保重建的前提下,禁止建筑所有人拆除建筑物;国家有权要求所有权人维护建筑物,若其无法承担建筑物修缮费用,建筑物则会被出让给他人。此法律(     
A.重视保护个人私有财产B.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C.意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D.重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6 . 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自行车骑手们为了周末度假,组建了“美国骑手联盟”,在大自行车生产商的资助下发起了“公路改善运动”。20世纪初,汽车制造商、钢铁、石油产业等成为公路游说团体的主力。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公路里程几乎增加了90%。这反映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进步力量主导时代发展方向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D.工业化改变了美国社会面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下旨“特设司农司,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凡滋养栽种者,皆附而行焉。仍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人员,巡行劝课,举察勤惰。”司农司成为元政府最高农业管理机构,其职责涉及农业、养蚕及水利灌溉等各种事务,有些

材料   记载司农司还负责掌管“随路断没财产、人口、孽畜、屯田、供储”等事。司农司“以参知政事张文谦为卿,设四道巡行劝农司”。

司农司成立之后,即发布《劝农立社事理条画》,该《条画》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是劝农使和各处监管农事的官员的工作手册。《条画》还有“所在牧民长官提点农事,岁终第其成否,转申司农司及户部,任满之日,注于解由,户部照之,以为殿最。又命提刑按察司加体察焉。”之类的内容规定。司农司还奉命搜求古今农书,删繁摘要,结合实际,编成《农桑辑要》,颁行全国。延佑五年(1318年)又刊印《栽桑浅说》千份。

——摘编自汪兴和《元代劝农机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设立司农司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劝农立社事理条画》发布的积极影响。
2024-05-22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8 .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A.中央和地方税务范围受到侵夺B.清政府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C.清朝政府的外贸收入迅速增长D.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
2024-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9 .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影像画作。这些作品(     

   
摄影《分到农具和牲畜的农民》1951年

   
木刻画《宪法草案公布了》1954年

   
版画《炉前大战》1960年

A.表明照片最能客观真实反映史实B.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显示出艺术创作的崭新时代特征D.说明民众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传说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

派别及典籍观点
儒家

——《大戴礼记·五帝德》

孔子曰:“黄帝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法家

——《商君书·策》

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材料二   汉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黄帝为主支谱系的文化认同。《史记》将《五帝本纪》作为中国历史之开篇,又以黄帝为五帝之首。据《史记》记载,黄帝的后人有两大分支:一是黄帝→昌意+颛顼(舜、禹);二是黄帝→玄嚣→嬌极→帝喾(尧、商、周)。在汉代,不仅尧、舜、禹、商、周为黄帝后裔,就连楚、越、匈奴也被《史记》纳入黄帝谱系。如“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以黄帝为始祖的姓氏谱系,固然有以血缘为纽带的色彩,但实质上属于文化内聚。汉高祖称帝前,曾公开祭拜黄帝。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与黄帝总是精神相通、血脉相连的,对于黄帝的文化认同也成为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源泉。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等

材料三   19374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共产党《祭黄帝陵文》(毛泽东)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矩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爰诛不庭,华夷永判…………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儒家和法家笔下黄帝形象的异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说明异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黄帝文化认同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对比国共两党的祭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