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记载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史,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救,其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B.实行现代民主政治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D.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2 . 下表为邓小平两次重要“谈话”的部分内容,这两次谈话(       

1978年9月北方谈话

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应当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

1992年1~2月南方谈话

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落实了改革开放的政策B.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D.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救亡”与“启蒙”关系的认识

学者

认识

李泽厚

中国近代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国近代思想和活动的主流是由知识分子带头,从爱国救亡而转向革命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义愤压倒了一切,启蒙工作则进行的很差。

金冲及

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李建权

在近代中国,由爱国而唤起启蒙,由启蒙而促进救国。救亡与启蒙的密不可分,正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鲜明特征。

高玉

救亡与启蒙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不可能有救亡启蒙而没有救亡实践,或者只有救亡实践而没有救亡启蒙。

                                        ——摘编自王勤瑶《改革开放四十年救亡启蒙关系探赜》


根据材料,围绕“救亡”与“启蒙”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5 . 下表是1913~1918年英、法两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两;指数:1913=100)。由此可推知,当时(     

年份

英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8

29.6

A.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B.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C.辛亥革命的反帝政策效果明显D.一战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6 . 下表内容是清中期安徽县志中关于玉米种植的记载。由此可见,玉米种植的推广(     

名称

概况

绩溪县

乾隆年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

旌德县

嘉庆年间,种包芦者,都系福建、江西、浙江暨池州、安庆等府流民,租山赁种。
A.伴随人口流动B.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C.加剧土地兼并D.促使主粮发生变化
7 . 据下表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表: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

人物评价
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才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致于今
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费正清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代表一种务实进取的儒学
A.不同时代评价相同历史人物的关注点不同B.同时代人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的评价较为全面D.外国人评价不客观
2021-09-11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

A.2B.31C.73D.19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沃罗涅日25.9333.1169.26

由此可知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
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入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项目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合计
全部岁入%100100100100100
外援%77.251.6985.7970.582.42
其他%22.848.3114.2129.517.58
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
B.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
C.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