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1 . 面对一个案件时,法官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存在相关的案例,也就是法院此前是否已经针对同类案件作出过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由此可知,该法官最可能适用的是(     
A.英美法系B.日耳曼法
C.中华法系D.大陆法系
2 . 一月也叫古时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皇位世袭
C.皇帝独尊、皇权至上D.中央集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巴黎街道,引吭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最后,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而战,更不是为了祖国而战。”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1)材料一中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该条约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5 . 二战期间日军控制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的时间是(     
A.1941年12月—1942年8月B.1942年1月—1942年8月
C.1941年12月—1942年4月D.1942年6月—1944年8月
6 . 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
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
7 .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B.重新确立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色彩D.没有积极作用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
C.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
9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疏通民族关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还在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这些做法(       
A.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解决了民族工作发展中的问题
C.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