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早期的罗马法律规定家父如果不想要新生儿,可以将其遗弃。后来法律对遗弃子女作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到了公元374年法律完全禁止家父遗弃子女。从这一变化可知罗马法(     
A.结构体系日渐元善B.具有人性化的趋势
C.实施程序更加规范D.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而美国始终在秘密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活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谋求体面撤军,试图结束阿富汗这个流血的伤口。面对撤军阶段的形势变化,美国的私密战争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华盛顿一面继续用各种手段暗中阻止苏联通过外交途径达到体面撤军的目的,一面继续提高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援助。最终,苏军于1989年2月完全撤离阿富汗,美国的秘密战争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此后,美苏各自对其阿富汗代理人的援助还在不同程度上继续进行,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对阿富汗的援助与干涉才戛然而止。

——摘编自陈晔《制造泥潭:美国在阿富汗的秘密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苏阿战争期间,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影响。
2023-03-3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40年代初,罗斯福为了讨好苏联,授意编剧和导演制作一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北极星》。1957 年,美国国家电视片联合公司改编了这部电影,把德国进攻得手的原因归于苏联政府对人民的背叛。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战后美苏利益的趋同
B.美苏战时同盟合作关系的破裂
C.东欧剧变造成的影响
D.多极化趋势下美苏争霸的结果
2022-05-21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表(1868一1935)。其中,1868一1885年期间,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是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春天B.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C.传统自然经济逐步濒临崩溃D.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赋役货币化,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在农村,农业商品化增长,冲击了自然经济,地主和佃户关系出现新变化;在城市,随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城镇兴起,出现了新型手工工场;商帮崛起,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社会经济结构转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人们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关系由对人的依附关系转向对物的关系,旧的等级制逐渐分解,出现新的社会分层;以白银为主币的货币经济极大扩展,商业性行为几乎成为全社会取向,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儒学平民化趋势明显,上层文化与世俗文化交融,形成多彩的文化现象,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

——摘编自《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随近代工业出现,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缓慢变化。1949年后,我国农民占89.4% ,直到1978年仍占82.1% ,基本还是农业社会;1953年,随“一化三改造”,形成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结构;1960 年,为应对经济困难,我国严格限制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978年后,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80 年代后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在全国,非农产业职工已占53. 1% ,按国际惯例我国已不是农业社会;随户籍制度调整,农民、工人分化,我国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

——摘编自《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述晚明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作者对晚明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简析建国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6 . 在1991—2011年的20年里,西方七国集团在全球GDP中的份额从2/3下降为不到一半,而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等国(金砖五国)的份额却从7%左右上升为20%左右。这一变化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
C.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5年至1960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几乎全都是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变化导致
A.美苏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B.冷战的重点不再是欧洲地区
C.世界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D.西欧国家被迫走向联合自强
8 . 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9 . 汉代选拔人才,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以察举、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知,汉到魏晋时期人才选拔的趋势是(        
A.更趋向于公平公正B.更趋向于选拔权的归属
C.更趋向于重视血统D.更趋向于才学和能力
10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