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乡村精英的地位和乡村治理的走向在中西方走向近代的关口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的……最迟到15世纪中期,……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

——摘编自侯建新《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等

材料二   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儒士吕大钩辞官回乡后,制定了《吕氏乡约》,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互助等方面作出规范性的要求。在该乡约的引领下,当时的蓝田地区民风淳朴,甚至关中一代的社会风气也深受其影响。……明代中叶商业兴起,社会流动加剧,各地乡贤主持的善会、善堂大量涌现,族内更有"义宅"、"义冢",尤其有"义田"(原指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补充"学田"(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助办学)之举……明代,乡约改为宣讲朱元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谕",并以《大明律》解释……清代乡约基本沿袭明朝模式,《大清律例》进一步渗透,由此政府对乡村基层控制不断加强。

——摘编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义门陈氏宗族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并概括他们在西欧庄园自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特征给“乡贤”一个定义,并概述其在基层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这里,我要赞许那个将要通过的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他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他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他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他的内容丰富;他的文字质朴。中国今天应做的,要做的,和能够做的,这个纲领都一一标举出来了。中国将来应做的,要做的,但今日事实上还不能够做的,这个纲领就暂时保留不说。他没有高调,他更没有空想。这真是切合实际,切合人民今天需要的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国家实现统一以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受高度自主权,并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97年6月30日午夜到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人教版必修一

材料四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同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时间的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宪法?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哪项基本国策?香港回归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国策,我们在什么时间解决了澳门问题?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初期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取得了那些成就?新旧中国的外交带来的不同结果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020-03-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