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论及清代科技文化的发展,有学者注意到:“在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文化处于低谷。不过,在当时较为严峻的社会环境中闪现出的一些文化成就,犹如凌寒独开的梅花,越发显得可贵。”下列各项中,属于清朝“闪现”的“文化成就”是
①使用铜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②描募人情世界的小说有更为成功的表现
③徽戏进京,京剧艺术特点已形成④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三个?1988年又设了哪个经济特区?
(2)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浙江,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表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6—1976年 (高考中断十年)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
2000年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摘自章家仪、胡笙《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1966—1976年;1978—2000年)新中国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该项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概括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指出该宪法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并说出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参照美国三权分立体制而建立的政府名称。

2018-01-1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