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汉代丝织业相当发达,从文字、文物、外贸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下列信息对研究汉代丝织业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
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
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2023-04-21更新 | 1167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D.口述史料引入
4 . 史料意识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关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阜阳三中李礼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他爷爷朋友讲给他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若想证实李礼老师父亲朋友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2)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2018-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竞培中心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骨耜          图二铁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019-08-24更新 | 5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6 . 历史研究中,需要用到许多史料。下列史料最具备可信度的是
A.民间传说
B.史学著作
C.权威人士的口述
D.出土文物
2019-07-09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九次周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D.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8 .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商埠的开辟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2017-12-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料是历史片段的记录和遗存,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不属于史料的是
A.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
B.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C.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
D.《史记》《汉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