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的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应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

(3)依据所学知识,谈谈“条约缔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2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国共首次合作有何意义?

(2)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18-0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同步练习

3 .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二曹魏延康元年,魏王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编自《通典》

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四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

——萧功秦《科举制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中选官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根本目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4 . 物价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材料二1992年~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2)1992年~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并分析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01年“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印度孟买等地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材料二   当今世界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三   2008年以来,除中东地区外,巴尔干半岛政治事态的发展尤其让人感到不安: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8月南奥塞梯危机爆发。……避免新的大规模冲突的爆发,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与稳定,仍是世人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南奥塞梯危机中,人们已感受到时下的美俄关系已经开始透出的浓烈“新冷战”气息。

——新华网

材料四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联合国——美国:不听话的后果》。(见下图)

(漫画说明:警告牌——小心鲨鱼,别怪我们没有警告过你!美国:救命啊!联合国:救命可以,不过我们得先谈谈)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依据材料二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加以说明主题形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影响当今世界主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