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 . 陈忠实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形象是千百年来关中农民的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家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有何特点?
(2)白家媳妇们平日在家纺纱织布,这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哪种经营形态?其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白家秉持着“耕读传家”的家训。这种家训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4)白嘉轩问刚从城里回来的冷先生:“反正了(指辛亥革命)还有没有皇帝?”请你指出皇帝的最终结局和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
2019-02-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简述促进这些新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3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三大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皇帝制度的建立
内涵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中央: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左右丞相为____________,辅佐____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____,并负责________
太尉协助皇帝____________

②九卿【非实指,表诸卿】:三公之下,秦朝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____。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③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____________的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________一人之手,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是三公拥有朝议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___________下重大决策的失误。
(3)地方:郡县制
①起源:源于____________。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②建立:秦统一后,实行________。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郡”设________、郡丞和郡尉,________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郡下设县,县置________、县丞和县尉;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____________直接任免。
③特点:与分封制相比较,特点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意义:a.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________的管理,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从根本上否定了________,是_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022-08-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钱乘旦《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指出其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三个?1988年又设了哪个经济特区?
(2)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浙江,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7 . 陈忠实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形象是千百年来关中农民的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家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有何特点?
(2)白家媳妇们平日在家纺纱织布,这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哪种经营形态?其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白家秉持着“耕读传家”的家训。这种家训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2019-04-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

(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2018-08-2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步检测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唐代的“三省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有何特点?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耕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在农村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产生这种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简述材料三所反映的思想和对当时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2019-04-24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