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2 道试题
1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
2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3 . 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
(1)经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____________不断发展。
(2)政治:_____________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4)思想:1900 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______,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024-02-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预习自测
4 .

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继续进行海上探险

区域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新航线

北大

西洋

高纬

1497年

卡伯特

父子

英国

发现纽芬兰岛(北美东北)

16世纪

卡蒂埃

法国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东北)

巴伦支

荷兰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哈得逊

英国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_____的航路

1578年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1643年

塔斯曼

荷兰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2024-01-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预习自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冲击着德意志这块古老和封建的土地。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战役大败于法国后,迅速而全面的改革实施。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相信:普鲁士必须用精神力量来补偿物质上的损失,于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被当作重要的精神力量得以重建。重建的指导思想是新人文主义,孕育的最大成果是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一开办,即体现了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新风新貌,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成为柏林大学的精神主旨,“为科学而生活”成为柏林大学的新校风。柏林大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将哲学院变成大学的中心。柏林大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所开创的新的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精神,成为德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对许多国家的大学产生了影响。在科学研究上,最初是语言学和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后是自然科学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

——摘编自贺国庆《近代德国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发展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开办柏林大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德国柏林大学的时代特色。
2024-05-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6 . “百团大战”
(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______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概况:____年下半年,彭德怀八路军发动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
(3)结果: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上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启蒙运动背景:
(1)资本主义的发展。
(2)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束缚。
2024-02-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预习自测
8 . 文艺复兴背景:
(1)经济基础:西欧中世纪晚期____________的萌芽;
(2)文化传承: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3)意大利拥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024-02-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预习自测
9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背景:战国时期____战争日益剧烈。
2023-09-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课学习讲义
10 . 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____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____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2)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3)结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
2023-09-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16·纲要上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