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领域

春秋争霸

战国纷争

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东方齐国、北方晋国、南方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②“战国七雄”

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权力下移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国家趋于统一

(2)华夏认同

原因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交往加速;礼乐制度教化

表现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观念;
②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王安石变法背景:
(1)社会:阶级、民族矛盾尖锐;___________
(2)基础:庆历新政
(3)王安石:地方上的变法实践、成熟的设想、“三不足”精神
(4)统治者:宋神宗的支持
2023-08-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09·纲要上第0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商鞅变法背景政治上:阶级关系变动,_____兴起,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_____
2023-08-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知识清单填空
4 .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1)既定政策:日本蓄谋占领中国的____和藩属国朝鲜、____,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2)根本原因:日本通过____壮大了国力,急需发展资本主义。
(3)导火线:朝鲜发生____,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023-08-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1-1列强侵华加剧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理学的兴起背景:①三国至五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宋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宋中期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3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6 . 知识点
局部侵华
(1)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________,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________。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表现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开始。
②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占领沈阳,随后进一步占领整个东北。
③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________挑起侵略战争。________。淞沪抗战
④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⑤华北事变:________,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其目的就是灭亡中国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________。置民族危亡不顾,充分暴露了其反动的本质
(2)表现
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________。长城抗战
③1936年,________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救国主张,________。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救亡运动
新高潮的到来
________又称“双十二事变”
(1)背景
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________的方针。
③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________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________
(3)结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影响
________,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方针的实现。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②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________
中共对蒋政策变化: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2022-10-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卷号】3093042623946752
【题号】3093135640723456
【答案】
阶段英镑中心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1816—1929美元中心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1944—1971
背景19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①国际贸易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复杂英国是“世界工厂”当时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世界货币关系动荡混乱二战后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建立1816年英国率先制定法案实行③金本位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44年7月美英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内容英镑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⑤黄金是国际本位货币「事实上英镑主要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法定含金量币值稳定固定汇率   “金币三自由”: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英国享有事实上最大发言权美元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是国际本位货币   代替黄金双挂钩双固定:
美元与⑥黄金挂钩   固定比值:35美元兑换1盎司黄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固定汇率   美国享有最大发言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最大出资方
特点国际货币秩序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协调较弱国际货币秩序⑦体系化制度化→国际协调加强
历史影响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局限国际协调较弱世界金融市场自我调节有限积极利于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局限同时便利美国推行世界霸权
崩溃根本原因—20世纪初英国发展缓慢一战加速衰落直接原因—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美国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⑧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直接后果—资本主义世界陷入货币战争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二战爆发根本原因——西欧日本经济崛起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危机引发石油危机   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直接后果——1978年牙买加体系形成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美元最主要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
备注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英镑中心金本位体系1816—1929:英镑中心、金币或黄金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美元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双挂钩双固定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其它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一超多强”牙买加体系1978—20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一揽子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为主日元马克英镑」各国货币发行根据经济运行确定属于国家信用货币不以黄金为基础解决了黄金增长换缓慢不利经济发展的困境但通货膨胀难以避免

2022-10-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背景
____后,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2022-10-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9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民族危机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思想基础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________
高潮1898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史称“________
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制造了“戊戌六君子”事件,维新运动最终失败
意义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败因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深化认识]戊戌维新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及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移风易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上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2022-09-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10 . 洋务运动
概况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人民反抗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目的____”“____
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军事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民用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海防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教育开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评价进步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局限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深化认知]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上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政治上促进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
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2-09-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