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8-0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秦始皇对法治高度重视,将法治理念贯彻到秦帝国的政治实践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秦始皇继承前代的法治传统,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准则。从新出土的秦简看,秦始皇编纂的成文法典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他将法律、法令公布于众,进行法律的普及工作,使更多的人知法守法。在秦始皇时代,军政大事和百姓日常生活,都有法律进行规范,一定程度上真正实行了法治。秦法要求官吏必须精通法律,依法办事,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行责任追究制,奖勤罚懒,劝善惩恶,这对秦统一的巩固和政治控制是极有好处的。

——摘编自马平安《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秦始皇推行法治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继承的“法治传统”。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始皇推行法治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4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5 . 材料 王充(公元27——约97年),东汉人,家境贫寒,青年入太学读书,在地方做过小官,30岁后辞官家居,潜心著述。在天人感应说,谶纬之说甚嚣尘上之时,他却强调天地的自然物质属性,认为天地的运动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不具备任何精神作用,并对当时流行的刘邦母与蛟龙感而生刘邦的传说大胆提出异议。他强调人之所以生者,静气也,死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只有明死人无知,才能定厚葬无益。王充很少偶像崇拜。为了求真求实,他把质询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问孔》中,他揭示出孔子学说中的多处矛盾。

但王充在人的穷通祸福和社会的治乱兴衰上,说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懂得在社会本身寻找原因,这是王充思想的最大弱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充的思想。

6 . 从一定意义上说,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信奉“专制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超级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美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的角度,指出美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是如何实现科技与制度的双轨创新的。
材料二: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即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 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去。
材料三: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注是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以上材料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7 . 材料一(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现状。
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李光耀一直以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纷争政治,否则将难以生存这样的话来警告国人,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编自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而采取的措施。
2010-08-06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卷
8 . 世纪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届世博会都深深打上了举办国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摘自乔继红《历史的启示:世博会是经济大国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年。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当世博会上当时功率最大的600吨柯立斯蒸汽机启动时,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微微震动。正是在这隆隆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摘编自2010年5月13日《今晚报》
材料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的部分美国展品

(2)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该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右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该“发现”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