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领域

春秋争霸

战国纷争

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东方齐国、北方晋国、南方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②“战国七雄”

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权力下移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国家趋于统一

(2)华夏认同

原因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交往加速;礼乐制度教化

表现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观念;
②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________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____的狂潮。____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____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A.英德矛盾:____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____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B.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____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C.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____而关系恶化。
D.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____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①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____
②表现:20世纪初,____、奥匈帝国、____组成“同盟国”,英国、____、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____,制定战争计划,制造____危机和局部____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022-09-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阶段概况
隋唐
形成
①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②特点:以________为选官途径,以才学为选官标准,分为制举和常举;合格者还需________选拔,方可任官
两宋
完善
“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元朝
恢复
科举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科举任官比例不高
明清
继续
发展
①考试人员:主要是________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②考试范围:从________中命题
③考试流程: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④地域平衡:南北卷,确定各地区的录取比例
2023-09-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21世纪的第二个________,世界处于大发展________之中。
(2)提出: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_________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2023-09-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30课学习讲义
5 . 科举制:背景:随着____的没落,____制无法继续。
2023-09-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7课学习讲义
6 . 商鞅变法背景政治上:阶级关系变动,_____兴起,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_____
2023-08-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知识清单填空
7 . 王安石变法背景:
(1)社会:阶级、民族矛盾尖锐;___________
(2)基础:庆历新政
(3)王安石:地方上的变法实践、成熟的设想、“三不足”精神
(4)统治者:宋神宗的支持
2023-08-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09·纲要上第0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宋词背景:两宋________丰富多彩,________需要大量的歌词。
2023-09-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1课学习讲义
9 .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1)既定政策:日本蓄谋占领中国的____和藩属国朝鲜、____,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2)根本原因:日本通过____壮大了国力,急需发展资本主义。
(3)导火线:朝鲜发生____,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023-08-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1-1列强侵华加剧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0 .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
派别背景阶级属性主张结果影响
抵抗派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惊醒地主阶级师夷之长技以______未实践启迪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太平
天国
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农民阶级有田同耕,平均分配;以法治国;______外交等过于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未能实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主张影响后世
洋务派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
中央与地
方实力派
师夷长技以______、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其破产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维新派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兴民权,实行______,改革教育制度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但遭到顽固势力阻挠,最终失败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23-09-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整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