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孙中山说道:“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吾人不能对于惟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制之法度。余亦不肯徇诸人之意见,自居于神圣赘疣,以误革命之大计。”这部法律的颁布(     
A.反映了政党政治的要求B.意预防止北洋军阀当政
C.维护了辛亥革命的成果D.旨在维护民主共和体制
2 . 古埃及雕塑家着重刻画人物的头部,其他部位则雕刻得十分粗犷、简略,这通常使雕塑显得僵直、呆板,没有丝毫的感情流露,而古希腊的雕塑家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如何在人物姿态的优美与形象的自然之间找到平衡。这种不同(     
A.证明自然环境影响文化发展B.说明人文主义传播范围狭窄
C.表明两地不存在文明的交流D.根源于两地政治经济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在中世纪西欧,通常情况下,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都拥有一个或数个庄园,如“在英格兰,有的封地是由三到四个庄园,或者三个或四个村庄的土地形成的”。每个等级的领主,在其各自的领地(庄园)范围内,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表明,当时西欧(     
A.封建王权较为软弱B.地方领主地位上升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D.封君封臣制度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并在布鲁塞尔设立常驻使团。1983年,中国与欧共体全面建交。1988年10月,欧共体委员会在华设立代表团。这反映出(     
A.西方孤立中国政策破产B.中欧合作关系走向深入
C.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D.一超多强局面不断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后进入巴比伦城,先是号称自己是“巴比伦之子,巴比伦之王,四方之王”,然后向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神奉献牺牲,最后宣布重建和修复被薛西斯破坏的神庙。这些举措旨在(     
A.改变波斯人的宗教信仰B.增强对亚历山大的认同
C.强化对东方民族的教化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吕思勉指出:“至战国时,则(一)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二)二三等国(较小诸侯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三)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天子权威开始衰微B.诸侯割据混战不休
C.统一趋势日益显现D.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2024-05-3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7 . 18世纪法国学者编纂的《科学、艺术、手工业详解辞典》(《百科全书》,其中有2600幅版画,重点呈现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及复杂机械。该辞典的编纂(     
A.有利于推动文艺复兴B.开启了科学革命
C.有助于促进技术变革D.强调了政治启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08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在位,贵霜帝国有名的君王) 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如下图)”正面有迦腻色 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身穿长衣长裤,极具骑马民族特色,背面有四臂的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 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2024-05-28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于中世纪统治制度的理念基础,圣保罗的名言“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做官的是神的佣人,是 于你有益的……所以你们必须服从”被奉为圭臬。但在中世纪的城市中,无论是最初由全体市民共同 参加的市民大会,还是此后建立在选举制基础上的议事会制度,它们都是以“统治权力的来源是被统 治者自己同意”为理念基础的,所代表的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统治模式。这一变化源于(     
A.自治城市的独立发展B.封建领主的分裂割据
C.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D.统治理念的开放多元
2024-05-28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2024-05-28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