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消除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2019-03-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下表中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D.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2021-12-22更新 | 276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下表“行政职能及其含义”源于杨志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属于这一官制中的行政官员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六部尚书
C.明朝内阁大学士
D.清朝军机处大臣
4 . 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图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
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
2018-11-25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6 .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

【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3)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5)材料五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7 .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
B.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C.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
D.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2016-12-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表所示的数据变化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B.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D.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