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西方殖民者侵扰沿海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思想运动重要代表思想主张或成就
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②、加尔文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等
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阐释启蒙运动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的。
5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洲志》《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成功,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3-02-2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表格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年代科技发明(件)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在16世纪后科技落后于西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梳理知识点时制作的表格,其中①代表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
定都兴庆府,模仿北宋制度
实行“猛安谋克”制,后现“大定之治”
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
8 . 历史图示法,就是把用文字叙述的历史内容用符号、文字、数字组成图形、图像、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示。下图所示政治制度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021-01-1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图1指出图中数据有何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2)分析统计表中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2020-02-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
(3)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什么制度?该制度实施下受封者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周朝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