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恢复募兵制度
C.救济广大流民D.强化专制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反映了唐代文艺领域呈现的新现象。据表可知,唐代(     
现象一元(稹)白(居易)浅俗的诗歌风靡朝野内外
现象二散文以散化骈,接近口语,易懂实用
现象三大量表现城市生活而迎合市民心理的传奇和词崛起
现象四骈文俗讲、绝句和词为伶伎、僧俗广泛演唱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文艺庸俗B.士人与平民文艺分野消失
C.佛教世俗化的程度不断提高D.文艺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2022-12-03更新 | 242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洋务派创办的金陵制造局主要生产大炮和弹药,福州船政局主要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江南制造总局主要产品为:枪支、弹药、大炮、钢铁、车轮船。据材料可知,洋务新政主要目的(     
A.改革封建政治B.发展国家经济
C.保障国家安全D.发展军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141年)“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
2022-11-21更新 | 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并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既继承又大大超越,比列宁走得更远。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指改革开放后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指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继承和超越了列宁主义
D.邓小平阐明了有关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代史书记载:“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告诫人们“凡果落地,隔夜尚不可食,而况虫蚊食者乎?见之者切不可会。”据此可知在当时(     

A.已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B.封建迷信意识广为流传
C.传统中医药学领先世界D.民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 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此举旨在(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巩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C.明确君臣间的尊卑等级关系D.促进区域思想文化的交流
8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
2022-10-25更新 | 759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平均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如2017年11月,何玉涛荣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如有图)。据此可知,这一活动(     
A.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促使公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D.重在提升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与之前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