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经济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列标志性生产工具与其应用时代对应准确的是( )。(双选,多选或少选)
A.木、石——西周时期B.牛耕与青铜农具——东周时期
C.铁制农具——两汉时期D.长直辕犁——晚唐时期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2.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孟子描绘的景象反映出此时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发展,历朝历代对于经济的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3.秦汉时期,王朝中央政府对待民间工商业的主流态度是(   )。(单选)
A.支持鼓励B.放任自由C.抑制打击D.严令杜绝

记载南朝宋时期的史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如下的描述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注: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半,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注: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项,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注:即鄠县与杜陵,是汉唐时代靠近首都长安的近畿之地)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列传卷五十四》

4.请依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并分析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5.如图是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反映了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是____,规定成年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____代役,在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的同时,也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到晚唐时,该制度被杨炎所提出的____所取代。
2023-12-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匡在年少时就练就了一手好内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尽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发表于《北京日报》1957年5月4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火烧赵家楼,有不同的记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点。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
2022-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按中国共产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的发展进程为上述图片排序。
(2)对研究“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来说,按照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对上述图像史料进行分类。
原始史料:________;非原始史料:________。

材料二:


(3)据图可知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________);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________)
A.吴起镇   B.延安   C.瑞金   D.会宁

材料三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如防御时的保守主义,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指挥者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也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地、平原还是河流,只知道在地图上一划,限定时间打,当然打不好。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伍修权《我的历程》

(4)材料中的“毛泽东发言”是在哪个会议上?该会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意义是?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022-05-29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学生崇拜的对象

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崇拜的对象是哪位?”结果如下:

姓名孙文陈独秀蔡元培段祺瑞胡适梁启超吴佩孚
票数47317315345452927
姓名李大钊章太炎冯玉祥袁世凯康有为孔子庄周
票数2510753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看,学生崇拜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将下列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历史人物与其相关的事件相匹配。(在序号后面写字母)
①李大钊       A.颁布《临时约法》
②胡适          B.创办《青年杂志》
③孙文          C.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陈独秀       D.提倡改良中国文学
⑤梁启超       E.制造“洪宪”帝制
⑥袁世凯       F.发表《变法通议》
(3)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显示的民国最初十余年间学生崇拜对象变化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报纸杂志书籍开始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民报》D.《新青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澶渊之盟签订后,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维持了百余年和平,这一北方民族是:
A.匈奴B.契丹C.党项D.女真
2021-01-06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句名言反映了老子什么思想?
A.无为而治B.是古非今C.朴素辩证法D.小国寡民
8 . 下图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是:
A.讽刺绥靖政策B.赞扬苏联红军
C.担心核战爆发D.肯定中国抗战
2021-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15-16世纪,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有一系列历史关键词与这一时代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
A.重商主义B.君主立宪C.共和革命D.工业革命
2021-01-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以下1917年后列宁革命生涯的时序图中,?处应填:
A.《和平法令》B.《四月提纲》C.《土地法令》D.斯大林模式
2021-0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