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整合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统治模式,进行局部的二元制统治模式的探索,从而加强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B.“自中书令、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命蕃汉人分为之”
C.“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
D.女真民迁内地“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以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实”
2023-11-10更新 | 339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名校
2 . 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历史解释与史料相符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B《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拓展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途径
C《辛丑条约》:“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临时约法》:“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实际上确认了责任内阁制
A.AB.BC.CD.D
3 .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与思潮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必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为打破外轮垄断”创办的企业名称及其性质, 并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政府为解决“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局面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名称及其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并概述晚清政府在选官制度上“廓清积弊”的变革。
4 . “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这一史料记载反映隋唐时期的鸿胪寺(     
A.具有管理民族事务及对外交往的职能
B.负责培养各种民族事务的翻译人才
C.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D.代表朝廷管理海外各国通商贸易事务
5 . 有史学家写道:“房先生、贾先生大作中的史料,我绝大多数都看过,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异;尤其是与房先生差别甚大,几乎用同样的史料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不管我与房先生、贾先生有多大分歧,这种学术上的直面相对却是我所喜欢的……而史林高手们果能新入,也必将绽放绚烂之花。历史学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是使人触摸到历史的真实。”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B.广泛的学术讨论能达成学术共识
C.运用一手史料能够复原历史真实
D.史家的个人因素会影响史料研读
2021-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
6 . 下图这份史料,能够见证
A.两极正式对立的紧张局势B.“一五”计划的伟大成果.
C.农民分到土地的喜悦D.中美关系的特殊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近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要改造国民性,而国民性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认识,他们高举起的大旗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能变则全,不变则亡”C.“民族、民权、民生”D.“民主”和“科学”
2024-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历史卷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者,他们“强烈抨击教会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理性、尊重知识,歌颂人的价值,歌颂现实生活”。下列人物属于这批人文主义者的是(       
A.拉斐尔B.彼特拉克C.莎士比亚D.米开朗基罗
2023-11-20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甘地的主要主张。据此可知,甘地(     
1921年父母将我们的孩子们,从政府管理的学校中退学,在他们家里为群众服务或经由民族学校培养,孩子们一定能做出更多和更大的贡献
1937年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将之命名为“基础教育”,其中心是训练儿童参加手工艺的生产劳动,教给他们有助于在一个合作性的态度和价值准则
1940年《建设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农村卫生;七、新的基础教育:八成人教育;九.提高妇女地位
A.重视民族基础性教育的发展B.为进行“食盐进军”造势
C.努力打造非暴力抵抗基地D.消除种姓制度实现平等
10 . 国际货币体系通常是由同期最强大的经济体所主导,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 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 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中心内容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 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确立了固定汇率制。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 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货币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规定了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也可以供有关国家用来清偿对基金组织的债 务,还可以用作借贷。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 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在诸多储备货币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它的地位在不断削弱。


请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的角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进行阐释。(要求:论述过程要史实准确,论证充分,史论 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