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可知(     
A.晋国刑书是中国最早成文法B.晋国已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不稳
C.刊布刑书成为历史发展趋势D.法家和儒家国家治理主张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这说明隋朝(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国强民富社会安定D.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2024-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封建王朝常实行强制分家析户政策,但仍有由几个同父祖的小家庭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家庭。据史料记载,710—769年,唐代敦煌地区登记的联合家庭共9户,占比10.4%;820—876年则达到12户,占比51.2%。该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实行土断B.朝廷停编户籍C.两税法的实行D.人头税被取消
5 . 据如图及材料可知(     
作品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巴格达城的穷脚夫帮一个妙龄女郎在一个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了一个金币的橄榄,又来到一家水果店,买了叙利亚苹果、土耳其榅桲、阿曼梅子、大马色睡莲、伊格拉密胡瓜、埃及柠檬、撒尔他尼橙子,还买了伊朗、阿富汗等地特产、亚历山大的蜡烛和香水等手工业品。
A.该地居民都信奉基督教B.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
C.该地商品贸易十分发达D.阿拉伯帝国的交通便利
2024-01-1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随堂检测
6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56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某些主张有失偏颇B.开始向西方学习
C.为辛亥革命奠定基础D.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洪武五年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
○洪武十三年七月,倭夷寇劫广州府东莞等县。
○洪武十四年七月,己巳(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八月,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A.打击走私活动B.封锁日本经济C.限制海外贸易D.防御倭寇骚扰
9 . 唐代杜佑的《通典·食货典》中记载:“建中新令,(将所有赋税)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其他杂税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浮浪(游民)悉收,规避无所”。由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A.利于规范税目和增加税收B.缓解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D.旨在提高政府征税效率
2024-03-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运用先秦以来的典籍资料,广泛搜集各地传说,梳理、创建了一个支系庞大而主线清晰的族谱体系。在该体系中,传说中的黄帝是夷夏各族共同的始祖,“华夷之辨”也是司马迁民族观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司马迁以华夏中国为中心,将四夷纳入王朝的统治,这种“夷夏同朝”、“天下一家”的大一统王朝观将夷夏一家的共同体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武沐《大一统视域下的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

材料二   《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有自从汉俗定姓者,皆以明时始著姓”。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采用汉族姓氏制度可以争取更多的社会文化资源。以科举制为例,在汉文化中心主义占主导的文化语境中,少数民族常常受到歧视,很难在科场中脱颖而出,步入仕途,而攀附汉姓,假扮民族身份,不失为种理性的选择。如彝族李学周,就是改汉姓穿汉装前往北京赶考应试考中进士的。汉族的门当户对、从一而终、三从四德的思想观念在云南地区广泛传播。

——摘编自廖国强《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代云南少数民族认同汉文化的表现。
2023-12-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