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2019-01-30更新 | 2017次组卷 | 80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10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中朝
C.推行察举制
D.设置刺史
4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和地方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9-01-11更新 | 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5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D.进一步加强皇帝的权力

6 .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皇帝信玺”右:秦朝主要郡所示意图。

材料二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内容
徐中约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他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各自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和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B.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
C.周王—卿—诸侯士D.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