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6 道试题

1 . 经济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列标志性生产工具与其应用时代对应准确的是( )。(双选,多选或少选)
A.木、石——西周时期B.牛耕与青铜农具——东周时期
C.铁制农具——两汉时期D.长直辕犁——晚唐时期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2.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孟子描绘的景象反映出此时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发展,历朝历代对于经济的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3.秦汉时期,王朝中央政府对待民间工商业的主流态度是(   )。(单选)
A.支持鼓励B.放任自由C.抑制打击D.严令杜绝

记载南朝宋时期的史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如下的描述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注: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半,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注: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项,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注:即鄠县与杜陵,是汉唐时代靠近首都长安的近畿之地)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列传卷五十四》

4.请依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并分析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5.如图是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反映了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是____,规定成年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____代役,在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的同时,也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到晚唐时,该制度被杨炎所提出的____所取代。
2023-12-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对“魏晋南北朝”进行描述(     
A.开放与繁荣的盛世B.争霸与变革的激荡时期
C.分裂动荡与民族交融的时期D.以礼制为命脉的王朝
3 . 中华文明巡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华文明巡礼”的展览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布展。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展馆。(填写字母)

   

   

   

   

A.“汉委奴国王”金印

B.甲骨卜辞

C.大雁塔进士题名帖

D.北京人头盖骨

   

   

   

   

E.青铜器何尊铭文

F.唐三彩盘

G.姜寨遗址复原图

H.里耶秦简户籍簿

史前馆夏商周馆秦汉馆隋唐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下列待展品,若据此增加一个展馆,新馆应设置在哪个馆之后(     
   
A.史前馆B.夏商周馆C.秦汉馆D.隋唐馆

(3)上述表格中的展品是按照时序布展的,但也可按照内容专题布展。依照示例,试拟定专题,并选择与之匹配的展品,重新布展。
示例:专题:从文字看早期国家展品:甲骨卜辞、青铜器何尊铭文
专题:______(展品:____________(填写展品名称,至少选择两项)
2023-11-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该材料描述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察举制D.分封制
2023-11-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分封制与宗法制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     
A.万邦时代B.夏朝C.商朝晚期D.西周时期
2023-11-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日,在德不在鼎。”楚子问鼎,意在(     
A.请教制鼎技术B.考察周朝疆域C.窥伺周朝政权D.彰显效忠之心
2023-11-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题号史实材料历史推论判断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1    
(2)中国古代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秦朝末年政局的动荡。    2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3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引发了王国的叛乱。    4    
(5)《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5    
2023-11-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考古遗址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     
A.河北兴隆的燕国遗址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D.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
2023-11-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是此时期的史料图片,请根据不同时期进行分类整理
     
     A.二里头文化遗址                            B. 楚国蚁鼻钱                                      C. 股墟出土的青铜器
(1)可反映夏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______

(2)可反映商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______
(3)可反映周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______
2023-11-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至于孝式,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时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后同得进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班固《汉书·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和二,能反映出汉武帝在位时施行了哪些政策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独尊儒术       ②内外朝制       ③设西域都护府       ④设河西四郡          ⑤推恩令
(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还有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2023-11-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