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四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迫欧”的?革命派“旧邦新造”的意向指的是什么?
(2)根据上述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世界潮流”指的什么?图二中提出“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救亡图存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4 . 近代中国由于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工具。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0-07-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内外店铺林立B.“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2020-06-11更新 | 15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B.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2020-06-11更新 | 175次组卷 | 26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
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展
C.科举成为进身高官重要途径D.选官制度日益完善
8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020-04-20更新 | 85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总统胡佛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看不见的手”,政府应充当经济运行的“守夜人”。这种观点事实上表明了
A.面对经济危机,政府应避免对经济的干预
B.政府应随时关注经济运行情况,调整政策
C.社会经济运行应该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D.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充当最后的“保护伞”
2020-04-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斐然。以下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万隆会议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发布标志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中国外交的孤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