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黑格尔认为“改造社会的事业是批判的大脑活动”,马克思却认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下列选项中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A.“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B.“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C.“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D.“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波斯帝国时期,中央政府铸造被称为“大流士”的金币,而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有铸造铜币权。这可用于说明波斯帝国(     
A.黄金资源比较短缺B.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C.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铸币技术领先世界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上古时期的西亚文化中,新月象征着一种新生力量,这一意象后来在伊斯兰艺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图所示是新疆吐鲁番市出土的南北朝后期当地生产的新月纹彩绘木豆。该木豆可用于印证当时(     

A.战乱中断了中原文化的西传B.伊斯兰教完成了中国化
C.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D.西域地区多元文化对立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2世纪中期,英国的伯爵领由原来的8个激增至22个,一些伯爵还控制着地方郡政;中小贵族或倾家荡产,或被迫依附强有力的大贵族;新增私家城堡约300座。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庄园经济发达C.民族国家逐步形成D.封建割据严重
今日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619—1653年,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一方面阻止在英国本土栽培烟草,另一方面又鼓励按保护关税从弗吉尼亚进口烟草。烟草种植业作为一种特殊经济形态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英国扩大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带来了机遇。这反映出(     
A.英国事实上承认美国的独立性B.民主制度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冲击
C.殖民地与宗主国经济交流频繁D.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和利用
6 . 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实现应用的时间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这体现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A.多学科有机配合B.领域呈现分散性C.发展进程高速化D.功能趋向社会化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45年2月4日—11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丘吉尔在巴尔干半岛问题同意与苏联平分影响力,以交换希腊的利益;罗斯福则在联合国代表席位上让步,同意苏联及其联盟国家拥有席位。这反映出雅尔塔会议(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充满了相互妥协的氛围
C.体现了集体一致原则D.确定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今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一切官员及军民人等,如有私自出海经商,或移住外洋海岛者,斩立决。清政府也颁布过诸多禁令限制华侨归国。鸦片战争后,列强以通商口岸为基地,拐掠华工,苦力贸易日益猖獗,清政府基本上采取默许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贩卖中国苦力公开化、合法化。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两国人民随时来往,不得禁阻。清政府通过与外国议订华工出国具体章程,以求对外国有所约束,对华工有所保护,如规定华工“年不及20岁者,必须取具本身父母准往凭单,盖用地方官印信,方准承招”“合同所定承工年限,不准逾于五年”“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等。

材料二   民国年间,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交战国把招用廉价华工作为解决战时劳工问题的重要途径。法国主要由惠民公司承招及招工局直接招运,英国由劳工局管理、和记洋行参与招工,两国招雇华工达25万人。法商惠民公司的招工条款中载明:中国工人决不用于任何战事职务,专为从事各种实业及农业之用;华工佣工之期为5年;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等。相当多的华工被分配到直接与军事有关的铁路、公路、兵工厂、军火库等部门服役,一上班就得连续不停地工作。华工们实行军事化管制,有些华工营,特别是英国远征军的华工营,完全由军官率领,他们被安置在常遭敌方飞机空袭的危险地带,生命安全毫无保障。

——以上材料摘编自董丛林《华工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华工出国政策的变化之处,并简析其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华工出国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华工出国”。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等人恭祭孙中山时均着中山装;张学良东北易帜后也下令:“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民国政府制定宪法时,规定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着中山装。这主要是由于中山装(     
A.营造了追求西方时尚的社会风气B.蕴含着国家政治和文化认同的理念
C.重塑了民族国家救亡图存的形象D.彰显出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日益成熟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四川攀枝花市本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财政对四川投入资金量超过380亿元,使攀枝花市迅速成为了一座以钢铁为核心的城市。此举(     
A.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B.旨在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
C.应对了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D.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今日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