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拓跋推寅至拓跋珪时鲜卑民族大事记(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鲜卑民族的发展(     
时期大事
拓跋推寅从大兴安岭、嫩江地区南迁到大泽
拓跋诘汾在匈奴故地游牧
拓跋力微迁居定襄之盛乐(位于今山西)
拓跋珪建立北魏,挥师南进,消灭了夏、北燕、北凉儿个政权
A.推动了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B.极大缓和了胡汉民族的矛盾
C.导致了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不断拓展
2024-01-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4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时间事件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举行
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953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12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4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据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为巩固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材料二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摘自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我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运动

1900年

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

1906年

清政府预备立宪

1911年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任选材料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判断(     
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
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1989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并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航空公司。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
A.中国立体交通体系得以建立B.改革开放助推交通发展
C.中国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二D.现代交通便利全球化进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美国与民主德国关系的大事年表(部分)。


——摘编自高文知《美国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


围绕材料,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议会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标志之一。英国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在重大经济、政治问题上要咨询议会的意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国王和贵族的共治。从“模范议会”召开到都铎王朝建立,190年间共召开了175届议会,大约每年一届,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议事立法程序。17世纪中期,随着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1689年的《权利法案》,逐渐树立君主立宪制和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但是英国下议院自从1688年后再也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代表权,而随着一些新兴城市迅速崛起,他们为了获得议会的席位,极力要求改革议会,于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为全面实现普选和以后的议会改革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蒙夺黄月芬《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议会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牛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投,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九十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代议制历史上出现的两种模式进行扬弃的产物。这种模式既借鉴了三权分立模式职权明晰、便于监督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会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既吸收了议行合一模式便捷高效的优点,又克服了它职责不清、不利监督的弊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植根于人民群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把国家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不与任何其他机构分享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又把立法权、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留给了自己,也把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等经由法定程序分别授予了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摘编自钟丽娟《从理论到实践,理解和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确立和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议会制在近代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意义。
8 . 人类历史是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不能开发那些大块大陆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主要依据教材整理)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18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人“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前提条件,并扼要概括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从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之多。

材料二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自16世纪后,中国科技却没有像同一时期的欧洲一样迅速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除四大发明之外,我国古代还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文化成就?
(3)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有像同一时期的欧洲一样迅速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请你分析原因。
2020-09-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记述了从17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下表所列为美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部分历史事件。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7世纪追求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在北美广为传播
1775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861南北战争爆发
18629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成绩斐然
1894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材料二   城市成为成功、幸福以及便利的代名词,大量人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城市。1860年至1910年,美国城市总人口从621.6万上升到446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8%上升到45.5%,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由9个增至50个,1920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2%。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机会,由于没受过良好教育,缺乏专业技术,只能到工厂中充当最底层的廉价工人,深陷贫困之中。从1860年到1900年,进入美国的移民超过1400万人,而在1900年到1910年仅10年间,又有900万移民从南欧和东欧涌入北美,语言、宗教、社会价值观迥异,贫困、犯罪问题突出。为降低成本,追逐利润,资本家减少为改善工人工作条件而进行的再投资,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城市大量污水、垃圾不能得到迅速而有效的处理,龌龊的生活条件导致了伤寒、霍乱等流行性疾病的猖獗。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与腐败、滞后的市政管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刘连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问题及其改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基于大国崛起,为“美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18—19世纪的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据此提出两条合理化的治理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