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4世纪,日尔曼人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建立起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如公国、伯国、子爵封地、男爵封地,后来还出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等等,它们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这主要反映出(     
A.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B.欧洲诸国均未形成中央集权
C.基督教阻碍了欧洲的统一D.城市市民自治具有深厚土壤
2023-05-26更新 | 89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久而弥新,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主张“未知生,焉知死?”,可见他注重的是现实和活着的人本身,并不注重死后如何。古人有“天、地、人三才”的说法,即人是宇宙间的要素之一。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环节都以人的实践为第一要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强调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这种与自然的互动是以自然的承受力为基础的,人类不能无限度地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在顺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是可以达到和谐互动的。同时,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讲求协作,所以以人为中心的家庭里讲求夫和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外则讲求君仁臣忠、朋敬友信。如果这套体系运转起来,则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良性的运转状态。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其具有直达人性的透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的感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当下我们进行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上述两大内涵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吕文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自信》


(1)概括材料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两大内涵”,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两大内涵”的当代价值。
4 . 欧洲骑士小说的故事情节大多是:骑士历尽惊险,赢得最高荣誉之后凯旋,成为国君、领主等显赫人物,然后分封他的朋友和侍从,赢得贵族女子的欢心,并与其成亲。可见,骑士小说(     
A.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特点B.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生活
C.批判了欧洲社会的黑暗D.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5 . 阿拉伯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的创作风格深受印度文学的影响,而波斯文学在这一影响中起媒介作用。其内容集东方文学故事之大成,包括三个部分:波斯故事、阿拔斯王朝故事、埃及故事。这说明《一千零一夜》(     
A.传播到了东方各国B.以本土文化为题材
C.融合了多民族文化D.代表东方文化复兴
6 . 二战后为促进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成立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以下有关这些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B.②以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增强会员国的信心
C.③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D.④其成立旨在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单边贸易体制
7 .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当时,地窖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防潮、防火B.防鼠、防盗C.储存、保鲜D.保鲜、促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战后,美国参议院主席及诸多参议员对威尔逊总统进行批判并拒绝加入国联,他们认为国联盟约规定的义务影响了美国的利益与外交目标,没有保留美国对移民的控制且没有将美国国内事务排除在国联之外。这表明当时美国(       
A.认为大国一致原则有损国家利益B.不满英法等国操控国联的局面
C.立法权的保守性制约着外交决策D.孤立主义仍能适应称霸的需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城市基本上同帝国行政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一样,由中央政府通过各级行政官僚紧密控制,是一种城墙都市,是统治权威的象征。传统城市统治着广大的农村地区,两者存在着城—乡共同体、连续体的关系。而在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地区逐渐建立起来,它们多因商而兴(如:广州是中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口岸),同时,它们也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主要据点,德人在青岛,英人在香港,上海的都市设计都遵循着西方模式。此外,这些城市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城墙,但租界里的新马路与新市区形成“十里洋场”,逐渐与广大的内陆乡村隔绝,造成近代“都市中国”与“乡村中国”的明显区别。

——摘编自刘石吉《传统城市与通商口岸:特征、转型及比较》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国先后开辟了70多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一身二任”的特点,又决定了它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又是输入近代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前哨。开埠以后,随着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舶来和建立,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摘编自陈朝辉《从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传播看中国城市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通商口岸与中国传统城市的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通商口岸发展的认识。
2023-03-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辽国建立后,践行“蕃(藩)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治”的理念,另立契丹司,以掌本族人的刑狱之事,其他民族则多按唐律论罪。至圣宗时期,不仅多次借鉴宋律以增修法律,还下诏规定:“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辽圣宗的这一举措(     
A.消除了北方各民族间的矛盾B.旨在促进契丹与汉人的民族交融
C.加速了辽国国家认同的构建D.利于推动辽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2023-03-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