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该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1~2010年,美国中产阶级在这30年中收入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美国民间机构统计,2010年美国中产阶级的平均年收入较2000年下降了7%;但也有调查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在这30年间,仍然感到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出现这一反差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得到解决B.世界货币体系受到美国控制
C.科技进步降低了生活的成本D.美国福利政策的覆盖面扩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是独特的。张謇既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又务实地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历史、美术、天然三部与动植物园的建制,使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学理意义上的物物馆。隶属南通师范学院“为本经师范生备物理止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的宗旨以及独特的馆名,让南通博物苑具有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色彩。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蹲物馆发展史》

材料二   表:19492015年《人民日报》中关于博物馆的相关报道统计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
《旅顺军事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19550520)、《内蒙古修建第一座博物馆》(19560809)等《我国博物馆有五百多座》(19840105)、《中国博物馆逾2400个》(20071222
《延安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19581206)、《定陵博物馆今起开放》(19590926)等《广西筹建洞穴博物馆》(19820612)、《四川兴建恐龙博物馆》(19840114)、《北京市兴建中国紫檀博物馆》(19971123
《苏联鞑靼国立博物馆展览我斗争胜利事迹并陈列中国民间艺术制品》(19491031)、《民主德国博物馆专家到京》(19540503)等《首都纪念国际博物馆日》(19970519)、《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大会在沪开幕》(20021022
《坚持政治挂帅,积极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19600327)、《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世界革命人民的法宝——记外国朋友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60805)等《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中小学生每学期参观一次博物馆》(19910204)、《旅行社开发市场博物馆增加客源》(20020812

——摘编自姬秀丽《建国以来博物馆公共形象的历史变迁探析一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通博物苑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的变化。
2023-02-2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学者统计,公元前5世纪雅典存在170余种不同职业,其中大部分来自手工业,绝大多数职业依据其所创造的产品而命名。色诺芬称当时的雅典公民大会中充斥着漂洗匠、制革匠、木匠、铁匠、面包师、造盾工。由此可知,雅典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生产(       
A.主要服务于商品贸易B.工艺种类多分工细
C.受到民主政治的影响D.以家庭手工业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     
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
英国17201718836
法国26141516109
德国7512855
西班牙 002001
荷兰052201
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2年初,司法部发布了《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指出在“十四五”时期预计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名。如表所示为2016~2022年我国律师执业人数统计情况。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我国(     
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人数/万32.836.542.347.352.25462
A.进入人民民主政治的新阶段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C.依法治国原则开始有效落实D.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7 . 据史学家统计,从西汉到北宋建立时,全国人口总数几起几落,755年,人口峰值约七千余万,980年,全国人口降到三千五百四十万,但到12世纪初,包括北宋、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一亿四千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B.王安石变法的影响C.海外贸易发展D.传统农业的新发展
8 . 下列所示为西汉至明清时期“县”(单位:个)和人口(单位:亿)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朝代

人口

朝代

人口

西汉

1587

0.6

1127

1.1

1255

1171

2

1573

0.8

1358

4.25

A.县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基层管理体制逐渐地发展完善并成熟D.县的数量与各朝疆域范围紧密相关
9 .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统计,1979~1999年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3 0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新兴国家和地区的30%。200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到4 743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由1978年的不足10%增加到36.7%,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这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     
A.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对外开放战略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D.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增强
10 . 1993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表述道:“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0多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3%。”1994年,有关内容改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以上关于就业状态用词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市场机制的无序性弊端已显现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