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观察下列三幅中国古代人口密度示意图,图示中的人口变化(     
   
A.得益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B.反映了北方社会不稳定
C.说明人口分布越来越均衡D.导致南北分卷日益形成
2023-04-21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特点。


——摘编自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中提取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5 . 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某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最恰当的标题是
A.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
B.打着民主幌子的君主专制
C.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D.相互妥协下的“一票共和制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进口
出口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及建筑用品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手工
制品
机器
制品
合计
1893
0.6
7.8
13.0
78.6
100
15.6
--
81.8
2.6
100
1910
1.5
16.1
17.0
65.4
100
39.1
0.7
41.4
18.8
100
1920
3.2
25.3
16.9
54.6
100
36.4
3.7
39.4
20.5
100
1930
3.7
23.2
17.3
55.8
100
45.1
4.6
30.6
19.7
100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四   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增长13.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图示中代表中国和英国的分别是那一条?代表中国和英国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93-1910年间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和出口的机器制品比重都有一定的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领域的怎样情况?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6-01-2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福建邵武七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启蒙运动使民主、平等、自由、理性成为照亮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航道上的灯塔。下列图示作品,不能体现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
A.B.C.D.
2010-11-01更新 | 10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汉平原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     

A.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B.区域涵盖世界各大洲
C.发展程度决定于地理因素D.独立发展且自成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