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某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文件上这样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古历)内阁奉,瑞澄电奏,革匪创乱,十九日猛攻楚望台,省城失陷,瑞澄退登楚豫兵轮,移往汉口……已电调湘豫巡抚队来鄂会匪……览奏殊深骇异。”该文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料记载,天宝元年,韦坚为水陆运使,聚江南诸郡船只于长安广运潭中,陈列各郡所产的贡物宝货与漕粮,这些贡物宝货中以“绫锦”为主。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B.江南地区丝织业发达
C.国家税收依仗于江南D.运河沿岸经济的繁荣
3 . 齐国管仲认为:“欲理其国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者必先知其地。”《商君书》记载:“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户籍制度的设立(     
A.适应了社会转型需求B.调适了社会秩序失衡
C.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D.迟滞了小农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但据《孟子》记载:鲁国初封时“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战国时期鲁国封地的扩大(     
A.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B.损害了新兴势力的利益
C.促进了礼乐制度的完善D.促进了宗法制度的拓展
5 . 《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疆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这表明(       
A.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B.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
C.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D.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
2024-01-29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据《礼记·礼运》记载,昔日盛放奉献给祖先和天地神灵美食的陶器、石器演变成了铜器、玉器、漆器,其使用者也由最初的氏族首领、酋长演变为国君、帝王, 但礼器的性质未变。材料旨在说明 (     
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B.生产力进步推动礼器变化
C.中华文明呈现出迷信色彩D.早期的权力体现神权色彩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历代正史对部分游牧民族的记载。

民族

记载

出处

匈奴

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

鲜卑

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魏书》

回纥

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

《旧唐书》

蒙古

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

《元史》

这主要反映了(       

A.不同王朝修史目的相同B.生产方式受到地理环境制约
C.历代正史史料来源一致D.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因袭传承
2024-01-22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罗多德《历史》记载:“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尼罗河)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引洪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A.古埃及的农业生产方式最为先进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古埃及人生活变化
C.尼罗河农业体系决定古埃及命运D.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君王与众卿共议国事的朝议制不仅是讨论朝廷大政的机制,还会邀请国人议政,这些皆由(原始社会)氏族会议制沿袭而来。其中,西周的“国”又称邑,指国都、城邑。王室、上层贵族居于国中,下层贵族(士)居于国郊的“乡”里,国、乡之民合称“国人”,他们是军队的主要兵源,与贵族保持一定血缘关系,其主体是士。《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有大疑”,除问于卜筮外,还须询及卿、士、庶人的意见。西周还设小司寇一职,以征询民众意见,所涉皆大政(国危、迁都、立君)。《诗经》认为国人的正论可以阻止权贵的不良行为,“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与国人议政相配合,周制还倡导君主自我批评,如武王反复检讨已过,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据《左传》可知,直到春秋时,国人参与的国事还有:(1)出君、杀君,(2)公族内乱,(3)人心向背,(4)国人安定。

——摘编自冯天瑜《周制的原始民主遗存考析》

材料二   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城邦的一切公职(除十将军委员会),对每个公民开放,包括执政官及其他所有官职都由抽签选举,任何公民都可当选。这对当时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是没有公民权的。即使有公民权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由于忙于生计,也无法保证按时履行其公民义务,实际上绝大部分政治领袖都出自贵族阶层。恩格斯指出,雅典是最典型的国家产生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尽管我们不能说雅典民主制度就是原始民主的简单重复和直接翻版,但原始民主对雅典城邦建立后的政治形态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摘编自李婷婷、丁文《雅典民主制的产生与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原始民主遗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和原始民主制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周代在祭祀方面,特别重视嫡庶之隔、亲疏之别,并规定“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这一规定旨在(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家国同构,宗君统一
C.维系等级,巩固统治D.传宗接代,继承权力
2023-10-18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