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法国的三级会议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通常是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比如从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这说明法国的三级会议(     
A.代表各阶层的利益B.促使国王与教皇紧密合作
C.利于强化国王权力D.使法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土改基础上我国农村呈现出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因而,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来看,土地改革远非最终解决了土地问题……认为应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地引导农民走互相合作的道路。下列关于我国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推动农村的生产规模扩大
C.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需求D.土地改革使农村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3 . 据《春秋》记载,鲁国的国君去洛阳见周王只有一次,还未行朝见之礼,而去晋国朝见多达21次。晋国为诸侯制定了一系列朝聘、纳贡制度。晋国制定的制度主要调整了(     
A.天子和诸侯的关系B.霸主和诸侯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华夏与周边的关系
2022-06-30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京大学某历史系教授指出,汉唐盛世王朝都是由王朝自身扶植的封疆大吏或地方军阀“造反”成功而灭亡,但从宋代开始,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从此再无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这说明宋代与汉唐相比(     
A.国家统一的局面进一步巩固B.地方管理制度建设效果显著
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D.重文轻武政策的运用较恰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文献记载,商代历法已开始设置闰月,最初没有定制,有时甚至出现再闰或三闰的现象。大约公元前6世纪后,中国已有十九年七闰的“章”法。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观测技术出现重大进步B.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C.阴阳合历促进历法发展D.小农经济日益发展成熟
2022-05-27更新 | 364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吸收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生动再现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这反映出
A.阿拉伯文化兼容并包及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传承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C.阿拉伯融会不同地区文明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D.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
7 . 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是抗美援朝的一次关键战役。有学者认为,“在朝鲜战争中,战场的形势很难用中朝方胜利而美方失败来形容,中国领导人虽然赢得了广大新独立国家甚至有力对手美国的敬重,但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畏惧,从而使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该学者旨在说明
A.朝鲜战争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朝鲜战争使中国赢得美国的敬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D.朝鲜战争促使中国实施“一边倒”政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合一,是清朝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实行的一次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首先,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税总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然后实行地丁合一,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实现了赋役合并的目标,取消了征税的双重标准,人头税基本被废除。这次改革使税负与财产和负担能力挂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政变了赋役不均的情况,同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更加削弱了。

——摘编自杨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二   尽管历代的赋税思想大都倾向轻徭薄赋,但在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其常见规律有三:一是王朝中期暴征律,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总是初期轻徭薄赋,中期诛求无度,结果“民力殚残”。二是官员层层加码律。百姓承担的赋役捐税的名目和数量,常常会由官吏机构由上向下逐级递增,层层加码。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曾沉痛地叙述到,百姓“破家子”的最终根源,其实就是各级官吏的统治威势,这种威势必然导致官吏们层层加派的恶税制度。三是非法转正律。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下的赋役所支撑的是一个庞大的权力体系,皇帝和各级官吏不断生出赋役的名目,苛捐杂税常常会超越国家正税而成为赋税的主要部分。

——摘编自李郁《中西古代赋税制度的两重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摊丁入亩制度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指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里、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B.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
C.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D.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
2021-08-02更新 | 286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书》记载了郡国对其属县的考课情况:卜式“为成皋令,将漕最,拜齐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及罢出”。考课的作用在于
A.确保朝廷政策稳定性B.纠察豪强郡守不法行为
C.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D.考核官吏政绩以定升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