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宋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桐齐檐,出状元”“潮至夷亭出状元”“穹窿石移,状元来归”等谣谚。其原因是
A.科举选官促进了儒学的官方化B.科举制为社会阶层流动创造了条件
C.唐宋时期文化思想控制的松弛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2 . 下表为安史之乱前藩镇与中央兵力对比,天宝年间,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据此表可知,节度使制
名称军队数量名称军队数量名称军队数量
中央军90000人朔方节度使64700人河西节度使73000人
平卢节度使37500人陇右节度使75000人北庭节度使20000人
范阳节度使91400人安西节度使24000人剑南节度使30900人
河东节度使55000人岭南节度使15400人

A.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造成官僚机构队伍臃肿庞大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3 .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强教授认为,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口号,是“借法”西方以对付西方人,“所以这段历史的'借法’是自觉又不自愿”。这揭示出洋务派
A.通过全面学习西方以改变落后状态B.借助于西方文化以全面实现近代化
C.既要学习西方又阻止近代因素成长D.既要改变落后状态又反对全盘西化
2021-12-08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4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异常严重的“黑死病”,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死亡和瘟疫面前人人平等。活着的人觉得既然不幸会随时降临,何不好好享受生活呢?这一认识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导致人们开始反对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将王阳明“致良知”的命题重新解释为“行良知”,他认为王阳明的本意中“致”即是“行”,重在力行与实践。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重视儒学伦理在现实中的落实B.具有明显的反君主专制特征
C.批判“三纲五常”的传统儒学观念D.是对先秦传统儒学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刺史奏事须经三公审核按验,再转给皇帝裁决;东汉初,刺史则将地方政事民情直接奏于皇帝,不再经过三公。这表明东汉初
A.刺史转为地方政务官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三公演变为虚权职位D.监察体制已健全完善
2021-1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6年胡适撰文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谓之村妇孺而皆懂。”胡适意在
A.批判封建伦理B.否定传统文化C.推动文学革命D.提升平民地位
8 . 有论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每个思想流派都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并在互相批驳中又互相交融,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形成的基础。这说明诸子百家
A.促使治国理论开始形成B.形成了一致的治国理念
C.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明D.影响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9 . 饮茶在宋代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平民百姓日常也能享用。这反映出
A.农业技术水平提高B.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C.边疆地区农业进步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0 . 汉武帝时期,盐铁富商大贾腰缠万贯,却“不佐国家之急”。于是,汉武帝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据此可知,盐铁专卖措施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解决政府财政困难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有效维护国家统一D.富商大贾的势力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