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辛亥革命期间,各地农村的抗租抗税活动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名号。湖北张天霸组织“农林党”,宣称“佃人可以不交纳租课”;江苏孙二孙三树起“仁义农局”的大旗;“自由择君”一类的口号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
A.基层政党组织在农村出现B.辛亥革命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C.民主启蒙具有历史必要性D.农民阶级开始成为革命主导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城市自治权利发展充分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D.封建专制王权逐渐弱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闽南语是地球60种主要语言之一,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是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保留了上古和中古汉语的诸多特点。西晋以来,北方河南一带的民众因避乱逃荒等原因迁至闽南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古代河南话占绝对优势,同时结合了间地本土古越语特色的闽南语。据初步统计,全球使用润南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言的人数超过5000万,现今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和台湾地区外,还包括闽东北、浙东南、苏南溧阳等地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以闽南语作为基础演唱语言的南音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林振文《闽南语的传承和保护对策》等

材料二   因南语发音分为白话音与文读音,白话音一般用于日常口语交流,文读音也叫“读书调”,意指文读音是书面语的发音。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废除传统学制,改学堂为学校,取消“尊孔读经”。自此,闽南语吟唱古诗就少有人传承。建国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推广普通话,学校响应国家号召,使用普通话教学。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演进,闽南语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日趋边缘化。

——摘编自陈致烽、林璐璐《传承、创新与认同-再论泉州闽南语频道》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闽南语形成和流传的原因,并概括闽南语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南语日趋边缘化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传承和保护闽南语的对策。
2022-01-2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5)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中央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展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北部转移,新建项目也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80年代以来,三线建设逐渐淡出了历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三线地区受到资源和交通的严重制约
B.中央对国际局势判断发生了重大改变
C.三线建设完成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使命
D.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巨额建设经费支出
5 . 1950年3月,国家成立全国编制委员会,控制行政人员的数量,统一供给标准并实行定额管理。此外,还成立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将煤炭、钢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实行集中管理,在全国各大区之间进行计划调拨。这些举措的实施
A.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B.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C.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完成D.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1927年后的几年间,中国人都心甘情愿地尽一己之绵力投入国家建设,并不是由于当时政府有系统、有计划的规划,而是由于他们寄希望于一个新政府能够执行美好的愿景。当时,中国人尽心力投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迅猛发展B.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C.农民运动蓬勃兴起D.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7 . 五四运动后,中国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先后兴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等进步社团,创办了《劳动界》《共产党》等进步报刊,成立了“外国语学社”以培训外国语和宣传进步思想。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循序渐进B.马克思主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C.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组织性D.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方向
8 . 1961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指示
A.有利于调整经济克服困难B.推动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展
C.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D.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9 . 美国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政府
A.顺势而为,与时俱进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主权完整,海关自主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上海推行折实储蓄制度,折实储蓄一般以有代表性的生活必需品作为折实单位,如米、布、油、煤等。民众存入货币,到期可以取款时,则按照存入时的物价折实成实物获得收益。据此可知该制度
A.将会引发大规模通货膨胀现象B.长期成为我国储蓄的重要形式
C.标志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储户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