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0年至1923年,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在苏俄采访,采访期间有如下报道:“一方面对农民让步,改食粮均配法为物产课税法(粮食税),开放自由商业……一方面极力求与外国通商,想以外资来发展工业,制成大企业的生产制度。”这一报道反映出苏俄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 . 论及近代某一思想,有学者指出:“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引进西方器物的新风尚,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这一思想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托古改制D.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在相关领域签署加入的国际多边条约数量(单位:个)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时期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1949年10月—1978年12月

2

9

0

2

10

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

23

16

15

13

19

A.积极引领全球化的发展B.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C.深入参与全球多边治理D.强化了同同盟国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下列对于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使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B.圈地运动提供了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C.三角贸易提供原料、资金和雇佣劳动力D.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政治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注重技术传承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D.强化市场垄断
2022-12-22更新 | 19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2018-05-08更新 | 22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2017-11-09更新 | 16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2年宪法颁布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四大前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至中共十五大前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至中共十六大召开前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2016-11-27更新 | 9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