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王朝吸取隋亡教训,经前期几位皇帝励精图治,王朝统治逐渐走向全盛。杜甫的《忆昔》诗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李唐王朝对少数民族秉持开明政策,吸引边地各族慕风向化,纷纷归附。唐都长安城内寓居的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人数众多,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徕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唐初统治者在隋制基础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为唐前期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制度保证。隋朝确立的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起到了抑制门阀、选拔寒庶的作用,成为唐朝兴盛的人事保证。唐初继续施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扶植自耕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促进了唐前期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吏读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鼎盛局面的主要表现。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原因及启示。
2 .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时注意到,唐朝有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但在他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沈括的话间接反映出(       
A.唐诗的描述存在过度的文学虚构B.宋人的消费水准明显超过了唐朝
C.研读唐诗是宋代科技成就的基础D.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不平衡
2024-06-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关于“流求”空间指向的演变(节选)

朝代

内容

元朝

1349年汪大渊撰《岛夷志略》:“琉球”位置记为“自彭湖望之甚近”,与泉州地方文献相同。

明朝

嘉靖年间,时任工部尚书的雷礼诗作:“水环赤(尾)屿尽闽疆”。

清朝

康熙五十七年,中琉双方共同认定的《琉球三十六岛图》《琉球地图》等东海舆图明确记载了钓鱼诸岛属中国疆域,“姑米山”(今称久米岛)为中琉界山。
该表是当代中国某学者为研究“元明清东海疆域的形成”搜集的相关史料。由此可知,该学者(     
A.围绕着官修正史开展研究B.重视文献与口述史料的互证
C.坚持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D.立足治史情怀确定研究主题
2024-05-07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6次组卷 | 89卷引用:安徽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宋代诗人杨万里“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的诗句(     
A.还原了百姓日常生活B.互证精耕细作的劳动方式
C.印证重农抑商的材料D.创作源于繁荣的宋代商业
2024-05-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重文轻武,三衙分权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8 . 唐朝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各民族的器乐、歌唱竞相齐放,而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的音乐诗有一千五百多首,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篇有三百余篇。这表明唐朝(  )
A.音乐与诗歌盛行B.重现周代的礼乐文化
C.文化开放包容D.崇尚阳刚力量之美
2024-03-1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乡间卖唱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一》

材料二   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注:《夫妻对坐宴饮图》出自河南禹州白沙宋墓壁画。本图的场景是夫妻对坐宴饮,并侧身看乐舞表演,身后有侍者手捧食具站立。


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根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朝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
2023-06-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在评价某种文学形式时说:“简单说,一是它表现了用诗难以表现的审美感觉——准确、敏锐、深切、细腻;二是它在具体而抑扬的长短句子组合中含蓄了普遍的人生感受和文化性格。”这种文学形式可能是(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
2023-06-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