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2021-10-22更新 | 71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选修3历史试题
2 . 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对于这幅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五头怪兽
A.怪兽代表的是英、法、美、意、俄五国
B.可以渲染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C.突显了巴黎和会对德国的苛刻
D.法国是最为凶狠的一头,要求将德国彻底咬死
2019-09-3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死无数,苏联乘机反击,歼灭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处在不同时代,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2)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3)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2019-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选修3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北的要求。……英国则把海利歌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对法政策与在亚洲的对俄政策)给与帮助。

——摘自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1877年7月)

材料二 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英国与德国)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难道现在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自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1899年12月)

材料三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摘自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英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并说说帝国主义国家间关系的特点。
2019-09-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5 .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长于煽动人心的鬼才使希特勒一飞冲天登上德国领导人的宝座,此后这一直是他维持权威的法宝。他凭借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心理弱点其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让他们始终抬不起头来,最后只有纷纷求饶,甘愿受他的宰制。在国际上他则毫不留情地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和约》自知理亏的心理。”

——摘自基辛格《大外交》


在材料中,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只作出判断不得分】
2019-09-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6 . 材料一.对于《租借法案》,美国议员扬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工业实力加上英国的人力,不费美国一兵一卒,就能防止英国被消灭",而一旦打垮了侵略集团,"就该轮到美国充当首领,为人们指引道路了。"

材料二.美国教授贝利分析说:政府提出《租借法案》"完全不是因为英国值得我们去援助,而是出于纯粹利己主义的动机。英国可以用我们的武器战斗到最后一个士兵,而与此同时,我们依然保持中立和繁荣。"


以上两段材料的观点
A.完全相反
B.基本一致
C.没有关系
D.相似但实质不同
7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订立之后的整个形势,大大地打击了日本,援助了中国,加强了中国抗战派的地位,打击了投降派。中国人民,对于这个协定表示欢迎,是很正确的。"(《毛泽东选集·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给毛泽东这段话的合理评价是
A.非常正确
B.比较片面
C.完全错误
D.比较客观
2019-09-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战前一幅著名的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以下是场景: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据图以所学知识判断,这条狗代表
A.张伯伦
B.丘吉尔
C.达拉第
D.斯大林
2019-09-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