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30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有来自167个国家的政要、谈判代表、活动人士、企业家等超过7万人参加,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表明(     
A.大会决议在各国均能得到落实B.通力合作是全球治理的应然选择
C.发展中国家主导气候谈判进程D.新兴国际组织改写全球权力格局
2024-01-04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九单元测试卷B卷
2 . 在汤普森所述的“古代社会”中,如果向英国人询问时间,得到的答案通常非常模糊。而据抽样调查,到18世纪晚期,英国人报时的准确度在半小时以内的比例已经接近70%,有60%多的人会精确到15分钟,还有1%的人精确到了分钟。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工业化进程的影响B.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
C.钟表制造业的进步D.人文主义观念的传播
3 . 1914年,差不多每个德国人都预期会有一场短暂的战争,而国际危机将迅速得以解决。这些在柏林火车站的德国军人正准备乘坐火车开赴前线。他们携带着鲜花,由妻子或女友陪伴来到车站(见下图)。这可以佐证当时(     

A.民众对战争态势的盲目乐观B.战争按照人们的预期稳步推进
C.德国政府利用舆论煽动战争D.英国开始放弃“大陆均势”政策
2023-12-28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下第七单元测试卷B卷
4 . 中古中后期的西欧,各国君主为筹措急需费用,常常向城市富有的工商业者借债,数额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之巨。君主可以藉此建立自己能直接指挥的常备军,而不必从封建领地征召那些桀骜不驯的骑士。这表明当时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A.为王权加强提供了有利条件B.推动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C.得益于新兴生产关系的推动D.促进了封建骑士制度的瓦解
5 . 马克思基于对英国大工业发展及无产阶级力量的肯定,认为在英国“实行普选权的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但是英国工人提出的对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使普选权不致成为空想的那些条件,都遭到议会的否决。这充分说明(     
A.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议会斗争的方式具有局限性
C.英国革命具有渐进性的特征D.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待完善
6 . 据报道,越来越多的亚裔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放弃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西方国家,转而移民至亚洲--些主要城市。曼谷大学人口和社会研究学院Sakkarin博士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专业型人才,原本打算进入西方劳动力市场,不过却开始大批来到东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B.冷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
C.世界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D.东亚改变了人才引进的政策
7 . 7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被征服地区的波斯语逐渐退出官方语言,但民间使用的波斯语吸收了阿拉伯语的一些词汇,将其融入自身的语言之中,最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达里波斯语。这表明(     
A.阿拉伯帝国重视文化的交流B.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逐渐消亡
C.征服战争影响语言文化发展D.文化融合重塑民族文化内涵
8 . 国家的名称中往往隐藏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下表为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由来。这反映出拉丁美洲(     
国名委内瑞拉
Venezuela
危地马拉
Guatemala
巴拉圭
Paraguay
哥伦比亚
Colombia
秘鲁
Peru
命名语言西班牙语印第安语古瓜拉尼语拉丁语克丘亚语
原意小威尼斯森林之国河流名称哥伦布之国玉米之仓
A.文化特征多元B.传统文明没落
C.殖民色彩浓重D.政局动荡不安
2023-07-13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3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9 . 【中世纪的黑暗与光明】

材料   中世纪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的,他把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和欧洲文艺复兴,即欧洲文化史上的两个顶峰中间的这段时期(5-15世纪)称之为中世纪。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日耳曼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等在西欧纷争不断,将之前建立在罗马帝国基础上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毁于一旦。在宗教神学统治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陷入停滞。但当我们认真了解和思考欧洲中世纪历史之后发现,人们常说的“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前期。而到了11世纪之后,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先后出现了很多的文化进步现象。

在当今绝大多数世界历史普及读物中,对西方文明发展历程的介绍往往从古希腊开始,沿着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一近现代西欧这样的主线展开叙述。而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实际上标志着学者们对传统的西方文明史叙事框架的质疑。国内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学者认为,西方文明源起于中世纪,正是在中世纪时期,日后西方文明中一些最根本的制度规则和观念得以确立,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摘编自赵琪《客观认识欧洲中世纪历史》等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7-09更新 | 327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下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10 . 有学者在论述某亚欧游牧民族迁徙时指出,阿富汗地区丧失了希腊化特征,亚历山大远征在这些地区所留下的最后的遗迹被消除了;帕提亚的伊朗暂时承受了震动;从甘肃被赶走的部落已经在喀布尔和印度西北部建立起一个意想不到的帝国。该游牧民族是(     
A.匈奴B.蒙古C.阿拉伯D.大月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