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2年9月27日,有金冲及总主编、中华书局承担编辑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正式上架。丛书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第一编:1840——1921年,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第二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
第三编:1949——1978年,记载了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1978——2012年:记录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2012年十八大以来: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精选入第三编的是(       
A.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B.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倡导两个“务必”
C.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论述D.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广是无法估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在思想、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下列成就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是(       
①司马迁的《史记》             ②大同的云冈石窟             ③颜真卿的楷书             ④宋明时期的理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史料与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材料二 所谓文献,按元初史学家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1)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史料研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如《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而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


材料四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铭文开篇写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中宅(居住)兹(这里)中国(天下之中)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该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2)材料三中关于周成王迁都洛邑(成周)一事有何分歧?材料四中何尊的出土有什么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项对地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古代君主集权专制达到顶峰B.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D.该政权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