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根据全民讨论中提出的大量各种类型的意见和建议,对草案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许多重要的合理的意见都得到采纳,原来草案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动,具体规定作了许多补充和修改。这表明(     
A.宪法修改有民意基础B.民主政治的迸一步完善
C.民主集中制得到健全D.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增强
2 . 北宋科举考试中封弥法(糊名法)施行后仍然无法杜绝士子作弊,据《宋史》记载,当时主考官令士子在卷中“密为识号”。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颁布了《亲试进士条制》,从此以后誊录形成了制度化。此举(     
A.杜绝了士子考场舞弊B.促使了阶层开始流动
C.完善了科举考试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3 . 北宋时期,淮南地区由于种茶农户众多,专门称之为“园户”。福建地区最上品的龙凤团茶,一斤售价黄金二两。明州、福州、广州一带出现了很多“霜糖户”,专门种蔗制糖,甚至远销海外。可见,当时南方地区(     
A.海外贸易提高了农户社会地位B.城市发展刺激消费观的更新
C.面向普通民众的基层市场活跃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明显
4 . 罗马共和国中后期,行省总督对其辖区的搜刮愈发严重,行省居民抱怨日盛。在元老院的干预下,罗马设立常设审判法庭,由独立陪审团负责调查科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法制建设取得突破B.司法审判程序严密
C.实现了司法的独立D.重视发挥法治作用
5 . 19世纪德国发生“宪法冲突”,资产阶级利用1850年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要求实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结果俾斯麦下令解散帝国议会,禁止资产阶级批评政府。之后,进步党、德意志帝国党等资产阶级政党都依附俾斯麦政府并成为它重要的社会支柱。这表明,德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皇权至上的色彩浓厚
C.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2023-08-29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对抗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初科举以进士和诸科(明法、五经等)取士,其中进士虽要求考察诗赋策论,最终仅以诗赋定去留,而非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据此可知当时(       
A.阶层流动明显加强B.进士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C.科举制度尚待改进D.士人文学素养普遍提高
2023-03-22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对抗赛历史试题
7 . 北伐出师之际,仅画报宣传品就备有1.2万份。宣传品共计分8种,包括标语、国旗、画报、小册子、传单、报告等。北伐初期,北伐军派遣了一支多达620人的宣传队,跟随各军进行宣传。宣传对象主要是战地平民和北伐士兵。这反映出(       
A.战争胜利与否取决于政治宣传B.北洋政府对新闻报刊管控严格
C.宣传画便于提升民众文化水平D.北伐宣传通俗化便于社会动员
8 . 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召开过程中,无论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议题的选择,还是整个协商过程中各项决议的达成,都不是由参与主体(政党)的规模(大小或者影响力范围)来决定的。这一现象(     
A.表明政协行使了人大的职能B.反映了联合执政体制的确立
C.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体现了协商主体的平等参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汤武旨在(     
A.承袭前代制度B.直接控制地方部族
C.减少政局动荡D.强化同源共祖观念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内阁阁臣的选拔方式大致有两种:特简和廷推。特简是指由皇帝直接以圣旨的方式任命阁臣,而不通过吏部。这种方式大致又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由皇帝本人亲自选拔出阁臣;二是皇帝采纳大臣们的荐举,或由中官们的援引而任命;再有一种形式是由现任阁臣们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点用。万历以前,阁臣的选任大多是通过特简。而万历以后,则多是廷推。廷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推举出的往往是一些威望素著的大臣。明代的廷推大典形式很严格,大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和言官们,所以,廷推能够采纳众议,较为公正。特简和廷推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皇帝手中,因而皇帝的喜欢与否是能否入阁的决定因素。

——摘编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

材料二 明朝内阁相当于一个秘书处,这在法理上来说内阁是没有宰相之名,由此也就没有宰相之责,可又确有宰相之权。内阁行使相权缺乏律法依据,所以外廷同内阁之间会出现一些权力上的纷争,在责任上也会相互推脱。明朝的内阁,受到皇权和宦官势力的牵制,当年张居正任首辅,仍须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结好才能执掌大权。明朝内阁其本意是想要分担皇帝的政务压力,但是后来却因为内阁权力划分和律法等问题,使得内阁是一种不健全的存在,在皇权的压制下,内阁被夹在了皇权和外任官员之间,极其容易受到君主意志的影响。

——摘编自陶佳城《浅谈明朝内阁制度的优缺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阁臣选拔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