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年清政府决定创办户部银行,“以为财政流转总汇之所。”当年夏,户部奏定《银行章程》:创办资本400万两,户部认股200万两,其余由私人购股,但外国人不得入股。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度支部厘定《银行则例》,谓“管理官款出入”为国家银行“应尽之义务”,“其经理国库事务及公家一切款项,并代公家经理公债票及各种证券”。1910年,资政院会同度支部订立的《统国库章程》中又规定:国库分总库、分库、支库三种,总库设于京师,分库设于各省,支库设于地方;凡国库,由库支大臣管理,其保管出纳则由大清银行任之;国家收支各款,均须汇总于国库。为实施这一公库制度,大清银行还先后在天津等20多个地方(主要是省会城市)设立了分行或分号达50多处。

——摘编自张九洲《论清末财政制度的改革及其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财政制度改革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财政制度改革的作用。
2022-03-2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美国学者艾伦·沃森在评价近代西方某国的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在整个大陆法系的历史中,它诞生的深远意义,是无与伦比的。它的问世,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整个大陆法系都因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该学者评价的法律文献
A.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B.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影响较大
C.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D.极力排斥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
3 . 齐国与赵、魏两国以黄河为界,因其所处地势较低,易受洪水之害,于是便在河岸修筑长堤,造成“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的结果;赵、魏二国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效法齐国,在河岸修筑长堤。战国时期,各国“塞防百川,各以自利”的做法
A.推动了各国水利技术的提升B.提高了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
C.折射了战国分裂割据的弊端D.对各国的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4 . 下表所示为1928~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的相关规定(部分)。这些规定
11928年国民党(建设大纲草案)规定,政府要积极提倡个人办实业,并给予其充分的法律保障
21930年(实业建设程序)提出全国轻工业由私人兴办,对于重工业,私人有投资能力者,政府也应奖励协助
31931年实业部制订《小工业及手工业奖励规则》,规定对使用先进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的手工业品,给予某方面优惠

A.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快速发展B.改善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
C.稳定了手工领域的生产秩序D.奠定了民主革命的转型基础
2022-03-26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晚期,孔子认为士人应该“以四海为家”,如果“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他还主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甚至把反对贪恋安居,反对留恋乡土,反对系心恩惠,提高到士之为士、君子与小人之界分的高度。孔子的这些主张
A.得到了贵族阶层的认同B.体现了诸子思想的交融
C.说明士已被统治者重用D.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求
2022-03-26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1962年英国《卫报》登载的漫画。画面中,戴高乐怀抱着一个巨大的插着“法国农业”旗子的农产品篮子,正欲登上已挤满人的“开往共同市场”的巴士,售票员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问道∶“嗨,你想要租用整辆公交车嘛?”这一作品反映出

A.法德经济冲突不可调和B.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C.欧洲经济面临发展机遇D.欧共体遭受严重挑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徐一冰(1881-1922)痛感于传统教育重文轻武的积弊,为民族体质屏弱而忧心,受到革命志士的感召,遂于1905年留学日本大森体育专门学校,积极主动地学习日本体育原理与技术。两年后学成回国,与人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先后担任副校长和校长。该校培养的1000余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初、高级师范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担任体操、游技科教师。徐一冰分别于1908年和1914年创办了《体育界》和《体育杂志》等专业体育刊物,研究和介绍近代西方的体育项目,抨击当时的文弱之风。针对当时流行的军国民教育在实际的执行中所犯有以军事当体育的错误倾向,他主张体育教育应当注重人的自由发展,提倡“正当体育”,即“普及教育之根本也,在能养成人人具有健全的体格、活泼之精神,得永久享受康强之幸福”。作为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先驱,他通过执着的追求与全身心的投入为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姚应祥《徐一冰先生对我国近代体育发展贡献之评述》


(1)根据材料,概括徐一冰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一冰成为“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先驱”的历史背景。
2022-03-2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1966年12月,西德联邦政府提出的“先天缺陷理论”认为,东欧国家在只承认民主德国而不承认联邦德国的问题上须听从苏联指示,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因为东欧国家是在苏联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先天缺陷”:并指出,如今对这些具有“先天缺陷”的国家,西德不应再以强硬的立场去要求它们。据此可知,“先天缺陷理论”
A.利于西德与苏联建立友好合作关系B.是对苏攻美守局势的积极回应
C.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D.有意挑拨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2022-03-26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题为《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建设办法》的命令,把伏尔加河中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集体化期限缩短到1~2年,把乌克兰、西伯利亚、乌拉尔、中部黑土区和哈萨克斯坦的期限缩短到2~3年,其他非产粮区的期限缩短到3~4年,这一指令
A.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时机的成熟B.体现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C.契合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彰显了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先进性
2022-03-26更新 | 70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