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291 道试题
1 . 1783~1785年,蒸汽机开始在纺织厂使用。蒸汽驱动的纺织机对体力的要求较低,很多妇女和儿童进入劳工队伍;1810年,英国大约每五名棉纺工人就有一名是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反映出(     
A.工业发展导致妇女社会地位下降B.科技发展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C.生产力变革深刻影响劳动力结构D.英国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8年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指责:“职业学生一年半以来制造学潮109次,耽误课业 506 天,学潮漫及 18个重要都市。”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有(     
A.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广泛发动群众B.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
C.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青年的极大愤慨
今日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3 . 龙山文化墓葬中许多随葬器物制作精美,形成了以蛋壳陶高柄杯为主,包括鼎、甗(yan)、鬻(gui)、罐、盆、罍(lei)等形成的组合,“这些器物既可在祭祀、庆典等场合使用,也可以作为随葬品入葬,但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便使用的”。这反映出当时(     
A.早期礼制文化产生B.奴隶制国家形成
C.社会进入文明时代D.社会分工的细化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林会议后,得到政府或非政府力量授意的西欧商人、探险家、传教士等纷纷进入非洲酋长或国王的“牛栏”和“王廷”去获取协议,只要有协议,无论非洲人接不接受,这些力量均可以去践行其在非洲的牟利行动。材料意在说明,柏林会议(       
A.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B.加速了欧洲殖民非洲的进程
C.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冲突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今日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清代,《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数十部小说被翻译成满语印行。另《大清律例》规定,对内容“秽恶”的小说“尽行销毁",如再制作、售卖、阅读,加以刑处。这使(     
A.通俗文化发展陷入停滞B.法律体系完成了儒家化
C.君主专制统治趋于僵化D.传统社会伦理得到维护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2000年,德国快速发展的IT企业Conceptware,向政府提出了7名印度编程人才的工作许可申请,但遭到了政府的拒绝。该企业又向加拿大申请居留权,并得到了批准。随后,该企业在加拿大开设了一家分公司,并派出了两位管理人员。这说明(       
A.政府政策决定经济发展B.德国移民政策需要调整
C.民族精神助推经济振兴D.全球化推动社会信息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格劳秀斯在著作《论海上自由》(1609年出版)中,驳斥了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而拥有印度洋的主权,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格劳秀斯的主张(       
A.体现工业资产阶级需求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C.挑战了传统的海洋理论D.使近代国际法得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19年,我国松江布(松江今属上海)与南京紫花布的出口额达到330万匹之多。中国出口英国的土布,1817-1818年度值39万余两,1830-1831年度值38万余两白银。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商品经济繁荣B.手工业存在雇佣关系
C.资本积累加速D.长三角经济领先全国
今日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前10年,工业工人的一般工资水平已是18世纪60年代的两倍多。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工厂制生产的优势变得日益突出。1833年,兰开郡和柴那棉纺厂(多数是女工和童工)的平均工资是10先令5便士,同期在多塞特郡的克兰伯恩,非技术的制陶男工每周只不过挣9先令。拜恩斯认为工厂工人的收入是所有行业中最好的。实际工资改善最大的地区是英格兰北部和中部,没有这类制造业的那些偏远地方劳动的价格和工资很低。苏格兰的敦提的亚麻纺纱厂中男织工周工资为7先令8便士,女工周工资为5先令3便士多。

—— 摘编自徐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

材料二   名义工资剔除物价变动的因素即是工人阶级实际工资。工业革命前期和中期,英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被称为英国的人口革命。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使得劳动力供给由无限转为有限,而劳动力需求在增加。进入19世纪后,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扩展,服装成本降低、价格下降,服装的消费变得对大众越来越有利。铁路交通的发展使运费降低,日用品和煤炭等燃料的价格也下降。一份关于19世纪40年代约克郡马尔领教区的统计显示,这里的劳工家庭工资水平只能处于维持生计的水平上,用于食物的开支要占到60%以上。《资本论》曾写道:“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

——摘编自谢佩瑜《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工资收入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后期工人阶级实际工资有所增长的原因,指出工人阶级实际工资的局限性。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波斯帝国的国王只有在行省事务发生某种异常情况时,才会以书信形式提供直接指导或干预。总督在辖地内基本拥有司法自主权力,部分行省总督自己指定所辖城市的长官,免除某些城市的税收。这说明,波斯帝国(       
A.国王对地方事务的干涉有限B.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C.拥有着较为完善的官僚体系D.采用君主专制制度
今日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