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在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中,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

材料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真实写照。这一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因新式学堂的出现有所改观,当时的学校开设有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行军布阵等课程,特别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更是规定了学校教育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等课程的课时,在中学堂180个课时中,读经讲经以45课时居于榜首。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

材料四: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统计图表


(1)据材料一述评孔子的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关信息。你对此有何看法?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什么趋势?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四状况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2 . 世界现代史上,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经济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利用越南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C.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D.具有实行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2024-03-3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3 . 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为此,在实际行动中,中国政府(     
A.与台湾当局达成“九二共识”B.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C.把台湾问题诉诸于联合国D.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国家颁发如图凭证的目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中共的这一论述实际上(     

A.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
B.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的矛盾的论断
C.提出了改造小生产以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D.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024-03-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请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
1947美国晶体管问世
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96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2000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材料三       

   
法国国营企业核电站

   
70年代末苏联阅兵式上展示的洲际导弹

材料四       美国人很快算出来,在苏联的GDP比美国及盟国少2334的情况下,这件事开辟了一条可靠的对于他们没有任何风险的破坏苏联实力的道路。归根到底,通过在无望的军事角逐中的经济消耗,有可能使苏联遭到彻底破坏。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发生的现象与哪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有关?他提出的利用原子能理论基础的关系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在新科学技术的发明方面,苏联的地位怎样?试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当时西方和苏联的经济建设,各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的“这件事”指什么?美国的目的是否达到?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024-03-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7 . 1851年5月1日,世界首届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展示内陈列了约14000家厂商的产品,其中英国约占了一半,英国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这种“自豪”源自于(     
A.工业革命的成就B.海外殖民地的扩展C.参展国家多D.参展品种多
2024-03-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主要是出于考虑(     
A.日本利益B.中国利益C.美国利益D.苏联利益
2024-03-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9 . 慕尼黑阴谋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一战后,英法军事力量的衰弱B.德国法西斯势力的对外扩张
C.英法推行绥靖主义政策D.凡尔赛和约失去了对德国的约束力
2024-03-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10 .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借助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其表现有(     
①不经联合国授权,军事打击南斯拉夫联盟
②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武装入侵伊拉克
③提出先发制人为手段的“新遏制”战略
④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3-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