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2018年11月底和12月初,习近平主席分别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了国事访问。中国于1973年和1979年分别与西班牙、葡萄牙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西、中葡建交时
A.中国开始改革开放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欧洲联盟已经成立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022-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相信,佛教是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很多中外学者写的中国佛教史都采用了这种写法,法显、玄奘到印度取经的历史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说法。但是对于这一接近于“定论”的说法,还是遭受了一些学者的质疑。比如梁启超在《佛教之初输入》里说道:“佛教之来,非由陆而由海,其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据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历史真相随着证据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B.“陆路”说得到更多学者支持可信度较高
C.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都不可相信
D.两种说法反映的史实可能并存
2022-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担任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一职(今江苏沛县)。以下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的是
①掌管地方行政②维护地方治安③负责公文传递④监察地方官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中国宫殿是建筑中的精品,它的修筑及留存,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这座比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融合了很多蒙古西藏的民族风格,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山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它兴建后,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据人民版《世界文化遗产》、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费七十余万两银子。为了赶在慈禧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快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关于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②宫殿修筑有利于巩固统治,也可能误国扰民。

——摘编自陈文海主编《世界文化遗产导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承德避暑山庄的功能。康熙帝为了团结蒙藏人民,采取了哪些“修得民心”的举措。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于哪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和殿为例加以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2-04-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中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冲突几乎完全是经济冲突。他们想要消灭主要竞争对手,以实现完全主宰欧洲贸易、全面控制殖民地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梦想。”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拿破仑远征埃及             ②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
③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④英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这种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效率’和‘公平’两大难题,推动了联邦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福利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一“模式”
A.倡导进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使西德成为二战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推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体现政府始终掌握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2022-04-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玄宗时期,诏敕应该由所有的宰相共同署名,值事宰相签署后,还要历抵其他宰相府第去签署。肃宗时,“许令直事者一人,假署同列之名以进,遂为故事”。德宗继位后,废除假署代名制,后又改宰相一日一值守,但宰相不能有连续的掌权时间。这些举措有利于
A.防范宰相专权擅政B.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C.提高中枢决策效率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2022-03-23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关于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经营的统计情况
时间1633年1649年
项目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
公簿持有农57户60%—70%50%46户58%29%
租地农场主7户不足30%50%10户42%67%

该统计表格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英国的圈地运动B.西欧的殖民扩张
C.英国的工业革命D.西欧的价格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农民战争使四川人口大量死亡和外逃,经济凋敝。康熙年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后又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人民纷纷携儿带女大规模移居四川。“前去四川耕种纳粮”的民众普遍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成家立业,发迹兴旺”。他们或插占,或佃耕,或商贩,或从事其他职业以求生存,形成了一种移民杂居并各求发展的局面。在清代,福建人不仅迁往临近的江西、浙江和台湾,还移往江苏、山东、四川,直至东北。与此同时,外地也有移民移入福建,如邵武的江西人有南昌帮、抚州帮、南丰帮、广昌帮等,总称江西帮。在南平,有浙江、安徽、江西的商人分别从事种菇、饮食、木工等行业。

——谢方里《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特点》

材料二   历史上由欧洲人发起的殖民扩张经历了两次狂潮,第一次狂潮始于15世纪,止于18世纪末,第二次殖民扩张狂潮始于1870年,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欧洲人向全世界移民的过程,欧洲白人殖民者本身就是移民。二战后,殖民时代的结束带来了原殖民统治者退出前殖民地的趋势。同时,西方很多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拥有相当财富和拥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外国人前来定居、工作、投资。总的说来,后殖民时期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民的数量。据联合国2002年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每年汇往本国的资金达到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或外汇来源。

——摘编自郑亚伟《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国际移民的特征及不同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国内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国际移民潮的原因。
10 .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孩儿枕(见右图),是中国瓷器的珍品。定窑的“定”来源于宋朝“定州”之名,全称“定州窑”,以烧制白瓷著称,唐宋“五大名窑”之一。与定窑同属“五大名窑”的是
A.浙江越窑、河南钧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
B.四川大邑窑、河南钧窑、长沙铜官窑、陕西耀州窑
C.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
D.浙江龙泉窑、四川大邑窑、长沙铜官窑、江西景德镇窑
2022-03-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