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80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说:“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邓小平对“双百”方针的强调旨在(     
A.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人才
C.表达党中央对戏曲事业的高度重视D.纠正“左”倾对文艺工作的影响
2 . 有学者认为:“即算孟子有时候好像提及人民有一种‘公意’,如果把这观念稍微延伸,好像可以视作‘公众的权力’,可是他所谓的自决,绝不是毫无条件的自决。严格说来,其范围不外乎生存的权利。”该学者认为孟子(     
A.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B.强调以民本思想为核心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未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
3 . 宋代殿试制度,主宰取士大权的不再是科举主司官员,而是皇帝。士人殿试及第即成为“天子门生”,及第者不须再经吏部考试,便可直接做官。由此可知殿试制(     
A.降低了选官的标准B.有利于加强皇权
C.弱化了吏部的职能D.强化了统治基础
4 .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以下是最初文明出现于东亚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标志性图片,它们的共同的特征是(     

商代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A.神权与政权相结合B.农业与商业相结合
C.专制与法制相结合D.君主与民主相结合
2023-01-08更新 | 185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武宗时期,有匿名状告发太监刘瑾。刘瑾大发雷霆,命各部长官以下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在奉天门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兵部主事何武、顺天府推官周臣等焦渴过度,倒下来死掉。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昏庸无能B.君主专制强化C.宦官专权横行D.丞相制度废除
2023-01-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晚期,时人针对社会舆论对虽有才华但德行有瑕疵之人很苛刻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而九品中正制纠正了察举征辟制对德行无限高扬的不可控的做法,主要立足对违德的惩戒。由此可知(     
A.察举征辟制破坏儒家伦理规范B.九品中正制注重平衡德才关系
C.察举征辟制过分强调官员德行D.九品中正制完全忽视官员德行
7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实行广州外交体制,即一切外交不在京师与外人接洽,而在广州这个传统口岸由钦差大臣解决。这种体制反映了清政府(     
A.已经建立近代外交体制B.重视广州这个传统口岸
C.中央集权开始受到挑战D.仍未突破传统外交体制
2023-01-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包括君主认同、王朝认同与文明认同三个方面。其中,君主认同是指对在位专制君主的认同;王朝认同是指对维系君主统系世代相承的王朝的认同;文明认同是指对超越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体一中国的认同。这三者是古代中国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也是考察古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基本视角。

——摘编自张禄佳、郑流爱《国家认同:一种教材分析的视角》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是在紧迫的民族危机下进行的。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国人从开始接受“民族国家”而不是某一个家族的“天下国家”开始,逐步吸收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民族国家意识逐步觉醒,直到将民族国家认同变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

——摘编自余洋《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的民族国家认同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认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近代中国国家认同思想内涵转变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现实,从“发展历程”“现时价值”等角度,谈谈你对“国家认同”的认识。
2023-01-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为保证政权的有效运转,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监督制度的形成(     
A.适应了革命战争需要B.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C.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D.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2023-01-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雅典法院常常被慷慨陈词的口才所左右而把无辜的人处死,另一方面又常常让有罪的人被开释,或者是因为他们的申辩打动了同情心,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发言机智。导致该现象的根源是(     
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B.雅典司法体制有待完善
C.雅典民主缺乏程序监督D.雅典公民拥有言论自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