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公元780年陆羽《茶经》成书,这是世界茶文化的首部经典,书中关于"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等论述,首次诠释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卢全、皎然等人还用一批经典的诗歌将这种思想上升到“道”的层面。由此可知,在唐朝(     
A.茶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B.饮茶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C.道学与儒学相互融合发展D.诗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2023-02-28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城市,但到了16世纪中期,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中心。据当时一位威尼斯大使记载,安特卫普每年的贸易额是威尼斯的二十余倍。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商业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航运保险公司等,最初都是在安特卫普发展起来的。导致安特卫普在16世纪超越威尼斯的外部因素是(     
A.尼德兰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最早走上对外殖民掠夺的道路
D.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但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A.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国际关系B.多极化趋势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C.国际法的发展与完善取得成效D.政治利益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
4 . 列宁在一份报告中说:这“并不是同资本主义讲和,而是一场新领域内的战争”“必须监视敌人的每一个行动。需要用各种办法来进行管理、监督、影响和诱导”,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在10年内恢复我国的经济”。“这”指(       
A.通过粮食税建立工农联盟B.通过农业集体化以发展重工业
C.实行租让制引入外国资本D.实行余粮收集制保证军粮供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24年,路德提出,女孩应该同男孩一样,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必须由国家负责举办;国家、教会及家庭都要负起对儿童强迫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等。这些主张致力于(       
A.维护信徒之间的平等B.提高女童的文化教育水平
C.推进德国的语言统一D.实现教徒直接与上帝对话
6 . 有同学在研究近代英国工业革命问题时,收集到以下两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此直到18世纪,在英国先后形成了三个呢绒业生产中心,即14-16世纪的西部诸郡,17世纪的东盎格利亚和18世纪的约克郡西区。三个中心在形成的过程中都出现了挑战农本经济并向工商业经济过渡的革命性变化,从而为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条件。西部诸郡的呢绒业最早达到了接近于工厂制的水平,可以认为是发动了一场生产组织上的“工业革命”;东盎格利亚最早用新呢布开辟国内外广阔的大众市场,是在市场方面发动了一场“工业革命”,而真正的工业革命到来之后,约克郡西区最终完成了呢绒业中工业革命的任务。

——摘编自范英军《14-17世纪英国西部诸郡呢绒业在生产组织上发动的“工业革命”》

材料二   阿克莱特经常坐着四匹马拉的大车,飞奔于各工厂之间,严密监督着工人生产的状况及其进度。任何无益地空耗都是他不能容忍的。在组织企业生产上,他“颁布和实施一个有效验的、适于大生产需要的工业纪律的法典,这就是阿克莱特的巨大事业和宏伟成就。”他把工人训练得极有规律,单单从机器发出的声音他就可以判断工人们是否在照常工作。至于韦奇伍德,更是纪律严明。他经常在工厂各处巡视监督,对有缺点的产品总是亲手打碎,并在那位有过错的工人的工作台上写上:“乔赛亚·韦奇伍德认为这是不行的。”

——摘编自张万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


(1)材料一、二对于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哪个材料更合适?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023-02-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5年,上海市委提出“紧缩上海”计划,要求采取“严格限制迁入、积极鼓励迁出”的方针,大量疏散上海人口,其中数十万人被当成“农民”疏散到江浙皖等上海周边地区。上海市委此举意在(     
A.加强城乡间正常联系B.克服严峻的粮食危机
C.保障本地工业化开展D.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2023-02-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1965年《人民日报》关于苏联体育相关报道篇幅呈现多到少的趋势。在报道中,标题和正文中频繁出现“冠军”“优异成绩”“名列前茅”“世界纪录”及“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等字样。据此可知,当时新中国的体育报道(     
A.配合“一边倒”外交方针B.体现了对中苏友谊的歌颂
C.发挥着构建国家认同功能D.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导向
2023-02-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地方病的防与治

病种部署法律成就
血吸虫病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发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会上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统抓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1957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指示的通知。
《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条例》《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暂行办法》《防治鼠疫规定》《防治布氏杆菌病暂行办法》等1958年江西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成为我国“送瘟神”的光辉典范。至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广西4省市区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全国373个流行县中,有141个达到消灭标准,122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到1988年,全国累计治愈1000多万病人,治疗110多万头病牛,灭螺面积114多亿平方米。
地甲病狠抓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富民政策,把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作为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到1989年,全国有27个省市区普及了碘盐,供应量达328万吨,有3.6亿人吃上了碘盐,占病区人口85%以上。全国治愈现症病人2500多万。继1980年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控制地甲病后,黑龙江、天津等17个省市区达到基本控制地甲病的标准。

——摘编自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我国防治地方病的辉煌40年》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近年来,“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也纷纷出现,人工智能正在融入金融、医疗、教育、农业、零售等各行各业。这表明人工智能(     
A.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局B.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
C.削弱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加剧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