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0 道试题
1 . 1958年7月,苏州市民丰农具制锅厂首先在一只0.18立方米熔铁炉里,进行土法冶炼。8月,市委提出了“猛干十天,建炉万只,苦干一月,出铁万吨”的号召,从8月5日到9月7日的34天中,堆砌土炉2800余座,参加人数28万人,其中调集外地农民14万人。这反映了苏州(     
A.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B.积极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大跃进得到了积极落实
2023-07-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作为新中国文学的第一章,它曾以英雄主义的风采表达了一个站起来的东方大国的雄姿和卫国精神。由于是审美目的性极强的战争文学,它表达了是把美军作为抗衡对手,从而显示自身在国际政治中不容蔑视的分量。材料观点意在(     
A.宣传文学曾为抗美援朝作出贡献B.表达新中国文学应当为战争服务
C.强调战争文学是新中国文学主流D.彰显中国人保家卫国的战斗决心
3 .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嘉道之际具有改革意识的经世致用派在日益严峻、深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下,对迂腐空浮的汉宋之学所作出的一次最为激烈、全面、实在和有力的大批判;同时还是爱国知识分子、先进的中国人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所作出的毫不怯懦、胸有成竹的第一个回应。”作者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反响B.中国近代首部世界地理著作
C.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D.“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2023-07-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北宋时期出身于“东南之地”的状元占状元总数的36.8%,而进士则占87.6%。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南方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B.南方成为全国主要财赋来源地
C.南方人才已经超越了北方地区D.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南移
2023-07-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原来抱着很高热情期待的‘公理战胜强权’,在和会上收回一些主权,至此全部化为泡影。失望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这一事件(     
A.是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的早期尝试B.成为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其核心是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观念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魏晋时期颁给少数民族官印大致有几个特点:一是首字多有“魏”或“晋”字,以标明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官印中多有族名;三是对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多赐带有“归义”字样;四是印钮多为驼钮。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晋政府实行相对开明民族政策B.西晋时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C.西晋政府颁印有利于民族的交融D.西晋时少数民族逐渐主导了局势
7 . 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选举宣传活动,派宣传队进村,通过发传单、贴标语、召集群众大会、打锣喊口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动员,而且创造性地发明了投豆法、画圈法、烧洞法、投纸团法等具体投票办法。这些举措意在(     
A.丰富边区选举方式B.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D.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革命由反满兴汉演变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又演变为孙中山“内部各族平等”及“联合世界平等对我之民族”两项诉求,中国成为多元的庞大共同体,实为世上所仅见。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B.革命任务发生根本变化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明代是一个传统与创新交织、保守与开放并存,表现出明显“转型”趋向的时代,但因其新生因素远未达到全面突破传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程度,故最终随着明朝的灭亡而宣告“转型”的失败。完整地讲,明代政治既有积极力量,又有腐败力量,二者并存,此消彼长。明前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明中后期持续不断的改革,都是积极政治力量,它们在与腐败力量的斗争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入明中后期以后,政治腐败日渐突出,贪贿公行,士风败坏;荒淫怠政,玩忽职守,党争不息,纪纲不振;兼并土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民不堪命。

——郭培贵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材料二:总结清代(近代前),真正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民族及其疆域的“大统”。故可以认为,清史者,大一统也!当然,到了近代,清朝走下坡路,积弱成弊,在西方列强的淫威下,中国失去了很多。如,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中华民族为此蒙受奇耻大辱。自乾隆后期,约当18世纪末,中国亟需变革、开放,与世界对接时,清朝一概拒绝,连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拒之门外!在延续百年后,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竟被打入血泊之中,清朝丧失了最后一次挽救自己的机会,只有等待辛亥革命把它打倒!

——李治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明清时代特征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01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