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2 道试题
1 .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今天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对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而民主革命的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经联系在一起了。”这反映了抗日战争(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B.为新中国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D.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024-03-0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唐代的楷书注重字形结构与笔法、章法,但呈现出的风貌却不尽相同;而草书豪迈奔放,线条感强,但又遵循着书法本身的规则。这说明唐代的书法艺术(     
A.开始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B.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兼而有之
C.神形结合表现了人的精神气质D.体现理性和意趣相结合的特点
2024-02-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韩非认为君主应依天道立法,在实现天下安定之后应该“守静以待下,有为之治始,无为之治终。”韩非的这一主张(     
A.杂糅了佛、道哲学义理B.深受黄老无为思想影响
C.加速了大秦王朝的灭亡D.奠定了君主专制的基础
2024-02-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1942年毛泽东总结道:“我党在过去三个时期中,大革命时期更生动活泼,十年内战时期犯了教条主义,党内外都是一切打倒,造成孤立自己,直到现在坏的传统仍然存在。”为了改变当时的教条主义,毛泽东(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C.论证了联合政府的合理性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4-02-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要做的就是要形成大汉一代之学术,建构一个“兼容并包,参天贰地”,统合百家的庞大帝国之意识形态体系。汉武帝的这一诉求(     
A.促进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B.重构了汉代思想专制的基础
C.符合外儒内法的治国要求D.标志着黄老治国思想的终结
2024-02-2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尼克松执政时期(1968-1974)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美国既要与盟国建立较为均衡的伙伴关系,以此鼓励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面对苏联的核优势,美国提出要采取灵活态度,进行对话或谈判,以此实现力量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尼克松主义”。这表明(     
A.美苏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C.冷战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D.世界局势正发生重大转变
2024-02-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521年,受到神圣罗马帝国通缉的路德在萨克森选帝侯的保护下,隐匿在人迹罕至的瓦特堡将圣经新约译为德文。此后,粗通文墨的德国民众可以通过德文版圣经直接与上帝进行思想交流,横亘在信徒与上帝之间的罗马教会神职人员就成了多余。由此可见,宗教改革(     
A.极大提高了民族国家的地位B.使世俗王权逐渐超越宗教权威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D.否定外在权威强调个人的理性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于15-16世纪的自然哲学家而言,自然世界的图景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他们认为,自然世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现象,是一座堆满秘密的宝库,大自然正等待着掌握钥匙的人来破译解读。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A.科学革命的推动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宗教改革的促进D.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笈多王朝军队的主力由各地藩臣提供,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也不健全,不能控制全部战象和军马,地方行政措施也都交于总督地方官吏或本地封建领主全权负责进行。这说明笈多王朝(       
A.实行中央集权制B.君主的权力不断加强
C.实现了国家统一D.地方割据势力的强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理学为旗帜的新儒学的理性精神,在11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中叶的北宋时期,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达到顶峰。布衣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开启了活字印刷时代的先河,军事著作家曾公亮和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火药配方和水罗盘指南鱼的制造方法。数学家贾宪在其《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中所创造的开方作法本原和增乘开方法,600年后才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达到同一水平。天文学家苏颂在其《新仪象法要》中,描述了他与韩公廉等人合作创建的水运仪象台,其中有十几项属世界首创的机械技术,包括领先世界800年的擒纵器。建筑学家李诫著《营造法式》(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以其权威性作为建筑法规指导中国营造活动千年左右。

——摘编自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17、18世纪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实质性时期,它以本身的科学成功影响并成就了这一实质性的转变。自然科学给这个时期的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科学孕育的理性思维及其原则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都引起了新的变革。1718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并非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而是科学精神。科学在改观旧世界面貌的同时,也紧紧依持当下的社会史境。尤其是科学与宗教,它并不是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无关的,在17世纪它只是一种基于神学的根据而进行的分化,而对神学的摆脱则可能标明科学已经取得了同科学的女王(神学)的分离。17世纪历史的中心点乃是科学精神的旭日东升,它以鲜艳的理性的光辉照耀着将临的未来。

——摘编自赵立坤《论17世纪科学革命的理性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科技达到顶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西方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这转变对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